“拿了那么多吗?嗯?你刚才称呼什么?”
李修直皱眉:“政公!我和你谈的是救济学子的美谈事。您怎么能扯开话题!修,请教政公几个问题。”
“哦哦,请讲当面。”
“林家是贾家的亲家对否?”
“然也!”
“林家女自幼也是长在贾府对否?”
“所言不虚。外甥女六、七岁时就进京了,都是在我家养育长大的。”
“那林家女所作所为,是否也和贵府教化分不开呢?”
贾政一愣,倒吸一口凉气。
着啊!
外甥女立书院聚寒苦学子,怎么看都是美德。而这美德要是贾家教化之功的话,嘿嘿,那贾家岂不是大大的良善人家吗。尤其是自己女儿,贤德贵妃。还有什么事,能比眼下修书院这件事更显贤德呢!
李修冲小霞招招手,让她送两杯茶来。端着香茗坐在树下的石凳上,等着贾政上钩。
他是可以这么说,黛玉都是贾家教育的这么好。贾政也可以这么信,就是贾家教育了黛玉成才。
其实,不过是画个饼给贾家充饥。朝堂内外,士子群中,谁不知道是林家女拿出了林家所藏之书才立的书院,还是替圣上解忧立的书院。是拿一家之财物,供养困顿京师之学子。谁要跳出来领功,等着被骂个祖宗不宁吧。
妙就妙在,贾家不懂也不想懂这件事上。
但凡后代不成器的勋贵人家,大都有一种天下在我手的虚妄之感。纵是告发了谋逆都没事,才是他们的凭仗。
说穿了,就是做着一场滔天富贵的美梦不愿醒来。
一旦梦醒处,便是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是歌舞场。
李修见过了山子野,也知道了贾家在筹备修建省亲别墅后,就打上了这个主意。钱你们可以不给,但是物料等物,你们怎么都已经买了来,运过这里来也不费多大事,一起盖了吧。
好处就是你们关上门自己想想贾家的美名。
大不了,我写份募捐清单张榜公布,下场雨就看不清了字,也不值当的什么。
贾政果然上了道,他是越想越觉得李修说的对,再看看山子野筹划的书院用料,也不过是省亲别墅里一处小院子的所费。
一咬牙,掏出了自己的私印,喊回来儿子贾环,让他拿着回贾府,去拉物料。
皆大欢喜!李修让厨房多做了俩菜,好好陪着贾政喝了一场。
后院的黛玉听着小霞的回话,无语看向探春。
探春哼了一声:“我不会怪你,要怪也只怪我们家太过贪了。不过,也不能这样被李世兄所骗吧。谁敢冒领你林黛玉的功绩,那不是找着被人堵着大门骂吗。”
迎春走了进来,累得腿都发软,扶着桌子才能坐下休息。
“好妹妹们,帮帮我吧。二百多人的一日三餐,我可实在是累得不想活了。”
司棋也晃着身子进来:“林大姑娘,就不能再找些人来吗?做多少饭也是一扫而空,晚来的都还没吃上。这可怎么是好啊。”
黛玉正想着办法的时候,贾琮自外面求见。
黛玉也懒得避讳了,直接让他进来说话,贾琮进来就叹气:“各位姊妹,薛家太不像话了!有什么办法能治治他们么?”
“薛家?可是宝钗么?她不是在她的铺子里隐居吗,出了什么事?”
贾琮哼了一声:“隐居倒好了!她让她家的酒肆开粥棚!”
“什么?!”黛玉大惊:“她怎么敢不告而取用书院的名号?!”
贾琮正色说道:“正是林院长所想的那样,她用林家庄子里铺子做掩护,巧借书院的名开了粥棚。专门管着来往的书生学子喝粥。现在更是过分,连给书院做工的工匠,都能去喝上一碗了。”
慢说是黛玉,就连一贯好脾气的迎春都恼了。你这不是锦上添花,你这是乱我阵脚啊!
本来因为人多,我们才供应不及伙食,你不说调人过来帮忙,忽然另起炉灶的施粥。不明就里的人,会怎么看,怎么想?林家食言抗命不管饭,薛家大义施粥救学子吗?简直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