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是我二十年前研究西洋军事史时格外关注的人。我认为德雷克不仅仅是一个英国海盗出身的海军将领,他更是现代英国的一个符号,是所有英国人思想、意志乃至英国国家战略的化身。走出去,打出去,拿回来,然后再走出去,循环往复如不息的海浪。
征服海,驾驭海,海国一体,人海一体;以海的精神、海的气魄,冲刷世界。在殖民者、抢掠者的身份背后,谁都不能否认,大英帝国把许多近代文明的种子,播散在四面八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能不像一些普通的历史学家那样谴责它;但作为一个超然的历史研究者,我又想说:一切征服者都是伟大的;只有被征服才是可耻的。历史永远都跟随征服者的脚步。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汉武大帝铁骑马踏匈奴黄沙漫卷的豪气,但绝没有百舸争流乘风破浪的波澜壮阔,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汉武帝的陆地远征,是以汉族为正统的中华民族雄性的昙花一现,所以,悠悠两千年,此等故事空前绝后;而西方的海上战幕,却绵延五百余年,至今方兴未艾。
方向决定着终点。西方志在远方,远方就在脚下;中国只关注眼前,最后只能被别人踏在脚下。故,晚清以后,中国面对海洋民族的进逼,将两千年来文化圈中的藩属国全部丢尽不说,还赔进了本土的五百多万平方公里陆地,东南方向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在中国丢掉的这些地方,以今天工业化时代的眼光来看,其中蕴藏的煤矿、原油、森林和其他矿藏,足够中国使用数百年。但是,现在中国想从这些原属自己的地方买回矿产,都要费尽心力历尽周折而依然不尽人意。
由于忽视海,中国丢掉了无法想象的财富,遭受了无法描述的苦难,很有可能,中国还将丢掉未来。
商人是国家利益的尖兵,海盗是国家的英雄。俄罗斯的扩张,西班牙的扩张,无不是他们国家和民族中冒险者的功勋。对待他们的态度,暗含着这个国家的品质和前途。
雪珥先生以他一贯的客观、真实,展现了中国近代统治者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荒谬。当别人以举国的财力和军力,以无上的荣誉赋予他们民族尖兵的时候,中国给它自己的勇士,送上的是断头的酷刑。最后,这个民族迎来了历史对它的酷刑报应。今天,中国人感受到马六甲海峡的狭窄了;感受到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敲诈了;感受到海洋通道的不安全了,但是,你们感受到王直他们热气腾腾的头颅被冰冷的刀锋斩断的痛楚了吗?你们感受到那些中国的殖民者在历史深处,为这个民族发出的痛哭了吗?
我想,雪珥先生是听到了。而通过这部书,通过雪珥先生优美文字传递的真切的心声,我相信更多的中国人也会听到。
(2011年4月9日于北京西山)
第一章与海为敌
郑和舰队大阉割
1407年九月初二(10月2日),大明国首都南京充满了节日般的欢乐。
远航归来的郑和,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当着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的面,郑和将其在旧港擒获的海盗首领陈祖义等三人献给朝廷。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即刻处斩,&ldo;诸夷闻之震慑,曰:&lso;真天威也。吾曹安意内向矣&rso;&rdo;(《东西洋考》)。
旧港,就是现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palebang),此前名为三佛齐(saboja),在中国史书中又名渤林邦国,位于马六甲海峡南端,是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要地。
在官方的史册中,陈祖义伏诛被看作是大明王朝扬威异域的一大胜利。&ldo;帝大悦,爵赏有差&rdo;(《明史》)。在擒获陈祖义战役中有功的旧港侨领施进卿,被任命为宣慰使,&ldo;赐印诰冠带文绮纱罗&rdo;。宣慰使,是大明帝国为了治理边疆少数民族而设的官职,为从三品。而郑和船队的有功人员,按级别赏赐,&ldo;指挥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所镇抚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校尉钞五十锭,绵布三匹;旗军通事军伴以下钞布有差&rdo;(《明成祖实录》)。
在一片弹冠相庆之中,包括在后世的普遍称颂声中,大多数人都不曾注意到:刽子手的鬼头刀,不仅斩下了陈祖义的脑袋,而且也斩下了海洋中华的命根。
旧港之战
旧港之战,完全是郑和主动出击。正史上描述的陈祖义诈降等,实际上是在为郑和的主动攻击寻找一个师出有名的理由。
陈祖义被擒,实在有些蹊跷。
陈祖义是广东潮州人,根据郑和的助手马欢在其回忆录《瀛涯胜览》中的记载,陈祖义全家在洪武年间&ldo;逃于此处(三佛齐)&rdo;。在只关注王侯将相的中国历史中,陈祖义作为一位小人物,并没能留下为何&ldo;逃于此处&rdo;的记载。根据推测,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违反了明太祖朱元璋所订立的海禁措施,这也是当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最容易触犯的&ldo;罪行&rdo;,也是终明一代中国&ldo;海盗&rdo;被逼上波涛的主要原因。马欢记录说,三佛齐&ldo;国人多是广东、漳、泉州人,逃居此地&rdo;。
三佛齐不仅地理位置好,物产也很丰富。&ldo;地土甚肥,谚云&lso;一季种谷,三季收稻&rso;,正此地也&rdo;,因此,&ldo;人甚富饶&rdo;。此处&ldo;水多地少,头目之家都在岸地造屋而居,其余民庶皆在木筏上盖屋居之,用桩缆拴系在岸,水长则筏浮,不能淹没。或欲于别处居者,则起桩连屋移去,不劳搬徙&rdo;。(《瀛涯胜览》)图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