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这些在越南官方支持下的海盗行动,正值盛世的清政府却一直隐忍。这其中,除了清军重陆不重海的传统外,也有担心激发越南民族情绪的政治考量。
如此拖延到了1796年,海盗们的行动实在是太过猖獗,清廷也截获了大量证据,直指越南官方在幕后煽动海盗。乾隆皇帝终于龙颜大怒,要求西山政权立即采取行动,遏止海盗的活动。在大清的巨大压力下,西山政权不得不象征性地对海盗的大本营发动了几次攻击,烧毁了一些民房,镇压了一些不入流的小股海盗。
大清的官员们对越南的合作表示满意,但2个月后,就发现受到了越南人的忽悠。清廷忍无可忍,终于决心主动出击,变&ldo;海防&rdo;为&ldo;海战&rdo;,出海迎敌,并对抓获的海盗进行从重从快的打击:对那些改换了辫子和服饰的中国海盗,一律凌迟处决,这实际恢复了清初&ldo;留发不留头&rdo;的残酷政策;同样,即使海盗没有改换辫服,但是接受了越南人的官职,同样作为叛国者凌迟处死。
但清军水师的战斗力实在太弱,而在大规模战争中磨练出来的海盗们实在太强,在多次损兵折将的围剿失败后,清廷只好换用另一传统招数:招安,给海盗们提供官职、现银。这一招十分管用,海盗们大量来降,但清廷痛苦地发现,当海盗成为最易发家致富的捷径后,海盗似乎越抚越多了。
日落西山
海盗们兵败顺化之后半个多月,50多艘大帆船出现在广东海面,清廷官员们准确地估计出,这是海盗们落叶归根了。
1801年2月21日,越南内战达到了顶峰。根据参加南军作战的法国军官察格瑙(jb插igneau)记载,这一天,西山军和南军爆发了&ldo;交趾支那历史上所知的最为血腥的一战&rdo;
在这次决战中,西山军伤亡高达5万多人,损失了绝大多数的船只和6000门火炮。著名的海盗首领莫官扶、樊文才和梁文庚都被南军俘虏。
6月15日,南军乘胜攻占顺化,小皇帝仓皇出逃到河内,中国海盗们也作鸟兽散。越南史书《大南实录》记载了一个有趣的细节,50多艘大帆船在半个多月后出现在广东海面,清廷官员们便准确地估计出,这是海盗们落叶归根了。在西山海军总司令陈添保的竭力劝说下,躲回中国的郑七勉强来到了河内,并且带来了自己那支200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西山小皇帝大喜,给郑七封了个&ldo;大司马&rdo;的高级头衔。有意思的是,郑七在河内加官晋爵,那位使劲说服他的陈添保,却率领家属及30名随从&ldo;弃暗投明&rdo;,归顺了清廷。
郑七还是讲义气的,他率领他的舰队,在西山军的大旗下,向南军发动了最后一轮反攻。激战正酣时,一场怪异的东北风摧毁了不少海盗战船,郑七大败。随后,南军向河内发起总攻击,保卫该城市的海盗舰队,共有40艘战船,经过一周的抵抗,全军覆没。
阮福映那支由法国人训练的南军,抓住了光瓒皇帝,将他关在一个笼子里游街。并且随后将西山政权的残余皇族全部凌迟处死,已经死去的阮文岳、阮文惠的尸身也被挖出来挫骨扬灰,其头骨还被&ldo;监禁&rdo;在专门的牢笼中,令其在九泉之下也不得翻身。
同时,阮福映立即向大清国派出了朝贡使团,供品之一就是那三位海盗首领。阮福映的野心丝毫不亚于阮文惠,要求清廷同意其改国号为南越。清廷明确表示,绝对不同意其使用古老的百越国名&ldo;越&rdo;,因此,嘉庆皇帝御笔一勾,将&ldo;南越&rdo;改为&ldo;越南&rdo;,表示其是在越地之南,试图以此警告阮福映不得觊觎中华大地。从此,越南便成为正式国名,阮福映也开创了越南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
河内陷落后6周,最后的海盗将军郑七被南军俘获,毫不客气地被斩首示众。郑七的堂弟郑一收拾了他的残部,并在他那娼妓出身的妻子石氏(郑一嫂)的协助下,不久后就建立起了又一支更为强大的海盗舰队。
终于获得清廷册封的新任越南国王阮福映,下令对境内的中国海盗痛加剿除,魏源在《圣武记》中记载道:阮福映&ldo;新受封,守朝廷约束,尽逐国内奸匪,由是艇贼无所巢穴&rdo;。
其实,&ldo;艇贼&rdo;们只是在越南&ldo;无所巢穴&rdo;而已,经历了越战战火考验,获得了宝贵的国际冲突经验的海盗,返回故土。大清的海盗们从此上档次、上水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组织能力和战斗力的海盗,继续活跃在国际舞台上,轮到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开始为他们大伤脑筋了。
清除了大清海盗的越南王国,实际上也清除了大清的影响力,法国人取而代之。中法之间围绕着这块富庶的中华属地,展开了新一轮的角逐。
就在大清海盗活跃在越南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时,大英帝国的使者马嘎尔尼(elordacart-ney)来到了北京城(1792年),希望能与伟大的东方帝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但这两个帝国都表现出了各自的偏执和自大,一方宣称&ldo;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rdo;,另一方则坚持将磕头作为是对自己那个新兴帝国的侮辱---拿破仑后来给英国人上礼节课说:&ldo;一切有理智的英国人应该把拒绝叩头看成是不可原谅的事。&rdo;
那位号称&ldo;十全老人&rdo;、有着追求完美癖好的乾隆皇帝,终其一生,都没有能像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那样,将势力强大、不怕牺牲、而且对官方的认可有着强烈饥渴的大清海盗们利用起来,作为开拓万里波涛的先驱。与那些可以名留青史、被当作英雄的欧洲海盗们相比,这难道仅仅是大清海盗的悲剧宿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