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了,天黑了。
“噼啪,噼啪。”
妇人生起火,算好时间,把饭做好后不久,外出劳作的村民也陆陆续续的回到了村子。
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月亮出来了,亮亮的,弯弯的,桌上摆的饭菜还没凉,但也不再冒热气了,熟睡中的宝宝突然醒了,兴许是饿了,或者是热了,总之开始哭了起来。
脸色焦急的妇人听到声音后快步走到卧室的摇篮边上,稳稳的抱起哭闹的宝宝,轻轻的晃了几下,随后摸了摸宝宝的额头和后背,确定不是因为热后便袒露胸怀,开始给宝宝喂奶。
“不哭,不哭,妈妈来了,你爸爸马上就回来了。”
妇人抱着宝宝,唱起了睡前的歌谣,宝宝揉了揉眼睛,渐渐的闭上了眼睛,甜甜的睡了过去。
“怎么还没回来,莫不是出事了?”
妇人越想心越慌,越想心越乱,心中不断的宽慰自己,却没有半点把握。
村子西头,黄老汉家。
“黄果三两,鹿草去糜,水解成浆,山须两根……”
黄老汉站在桌前,桌上放着一个酒坛,三四十个小瓶小罐,一张腐烂了一半的古页和一张上好的白色宣纸,古页上面的字迹基本看不清楚,白色宣纸上面的字迹却很清晰,像是人刚写出的,笔墨还没干,而且字迹和古页有八分的相似。
黄老汉每看一眼古页,就需要捋着胡子思考片刻,少则拿起四五个小瓶小罐,多则拿起十来个小瓶小罐,随后依次把挑出的小瓶小罐拿起,打量,思索,比对,放下,再拿起,再打量,再思索,再比对,如此重复多次,最终确定一个小瓶小罐,称量好重量后加入到酒坛之中。
随着加入酒坛的东西越来越多,酒坛散发出的香气也越来越浓郁,黄老汉鼻子凑到酒坛边上猛的一吸,俗话说的好酒不醉人人自醉,那香气,足矣醉人。
“嘶咻,真香啊……”
“噫呀儿!”
一声尖叫划破夜空,村民听后立刻抄起家伙,拿起火把,几十个人在村头凑成一队,一起朝尖叫声的位置寻去。
众人到位置后,只见晕过去的妇人和一具皮包骨头的尸体,一位村民壮着胆子,拄着火把靠近尸体一看,才认出尸体正是村子东头的光可乡。
“嘶,这到底是谁干的?”
“还能是谁干的?老光这副模样,八成是被鬼怪吸干了阳气。”
“这么说山上有吸人阳气的鬼怪?”
“呼~。”
一阵小风恰好吹来,吹在众人出汗的后背上,有一股说不出的凉爽。
“那我们怎么办?”
“先把老光的妻子背回去,至于老光…做个担架,把他的尸体抬到他家,以防万一过先找个法师做个法会,然后再下葬。”
“也只能如此了。”
众人拿出家伙合力做了两副担架,分别把老光夫妇放在上面,随后就返回了村子。
弯月高悬,满地碎枝掉叶的地方突然走来了三个人。
“就是这里,从现场的气息来看,他已经走了差不多三个时辰了。”
“追吗?”
“还不是时候,等明天吧,我还需要一点时间确定他的具体位置。”
“那我倒是可以帮你,来~。”
“悉悉索索,悉悉索索。”
树林中突然探出一个脑袋,谨慎的打量了三人一番,紧接着一条半大的灰毛狐狸从树林中猛的窜出,
一个飞跃就跳到玉宁怀里。
“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