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武则天从三岁到82岁免费阅读 > 第14章(第1页)

第14章(第1页)

但是即便杀了情敌媚娘依旧不能心安。王氏出于关陇名门,有权有势的亲戚数不胜数;她却家室零落无人帮衬,能不被人家小觑吗?而且这不仅是面子问题,也关乎皇后之位的稳固。内宫与外廷说是有礼法阻隔,其实从古至今就是暗通的,太原王氏那么大势力还落败了呢,媚娘岂能掉以轻心?她需要在朝中树几个亲信,因此才&ldo;不计前嫌&rdo;提携武家兄弟。如今听母亲所言,他们根本不领情,弄不好反倒是累赘。于是她拾起当年驯狮子骢的心思‐‐既不能用,不如趁早除去!

听女儿说要把元庆、惟良他们贬往外地,杨夫人这才消解恚意,继而眼珠一转计上心来:&ldo;你向圣上奏请时千万谨慎,别说家中不睦赶他们走。你就说你是防微杜渐,不想让外戚干政。&rdo;

媚娘扑哧一笑‐‐姜是老的辣!这办法既能出气又捞美名。

杨夫人拉着女儿的手道:&ldo;千不怨,万不怨,就怨你爹死得早,咱家里没有可以倚重之人,我们杨家也零落了。娘整日跟那帮公主、王妃走动,还不是想为你帮点儿忙?可太殷切了怕人家瞧不起,沿门托钵折了你的面子;太矜持了,又显得咱们目中无人。总之小有小的好处,大也有大的难啊!&rdo;

&ldo;哼!事在人为,我就不信坐定皇后之位,没人来逢迎。&rdo;

杨夫人闻听此言,这才想起李津送礼之事,赶忙告诉女儿。媚娘听罢微然一笑:&ldo;怎么样?我就不信天下人都那么不识相。李义府是参知政事,岂不比元爽、惟良他们强?他的心思我已尽知,至于两箱东西您还是退回去吧。&rdo;

&ldo;退回去?!&rdo;杨夫人不解。

&ldo;谁缺他那点儿东西?别因此落个贪财之名。但东西退掉,话可要说明白,我要的不是财货,要的是他那颗忠心,只要他以后多替我着想,我自不会亏待。还有许敬宗、袁公瑜甚至司空李,那帮人我都会关照。&rdo;

&ldo;他们又没给咱送东西,凭什么这般好心?&rdo;

媚娘却道:&ldo;您老想偏了,这些人与咱本就相辅相成。若没他们帮忙我当不上皇后,若没有我想争皇后之事,他们也不可能趁机扳倒长孙无忌。既是互相成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份善缘不能断。真若把他们一个个扶上高位,对我也有莫大好处。&rdo;

杨夫人茅塞顿开,觉得女儿青出于蓝、冰雪聪明,赶忙应承道:&ldo;宫中之事我儿自为之,宫外大臣娘替你走动。&rdo;她倒是老当益壮,都七十多了,还主动揽事跑东跑西。

媚娘甚感过意不去:&ldo;孩儿这么大了,还让您老操心,娘亲也要多保重身体啊。&rdo;

&ldo;我这把年纪,眼瞅着你当了皇后,还有什么不满足?就是现在闭了眼也知足。倒是你外甥、外甥女还小,将来都指望你照顾,武家的人既然不中用,这才是咱自己家的孩子。&rdo;两个女儿闹得不合,她心里也很别扭,可是媚儿既是这身份,少不得哄着;因提到孩子,杨夫人又想起一事,&ldo;对啦!李忠虽已被废,不可不防。娘当年可见过这类事,昔日太子杨勇被废多年,柳述等人还想拥立他推翻杨广呢,最后弄得皇上都不得善终……&rdo;

&ldo;哎哟!您说的这都是哪年的事儿啊!&rdo;媚娘忙起身走到窗口,左右瞻望,生怕有人听见。

在这等事上杨氏无半分慈悲:&ldo;哪朝哪代不一样?皇宫就是这么个你死我活的地方。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该仁的地方要仁,该狠的地方得狠!梁王李忠,还有萧贱人养的孩子,最好都除掉!&rdo;

媚娘见四下无人,亲手掩上窗,也不再隐晦:&ldo;素节之母已死,倒也不足为虑。至于李忠那边,我原先那个叫刘朱儿的婢女还在他身边呢,等过两年皇上淡忘些再下手。&rdo;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媚娘早有算计。

&ldo;阿弥陀佛……&rdo;杨夫人如释重负,&ldo;这我便放心了。&rdo;

媚娘觉得母亲为这等杀生害命之事念佛,显得非常可笑,但她却笑不出来,扭脸望着殿中那盏摇曳昏暗的宫灯,喃喃道:&ldo;其实谁想害人?谁想管外朝那些闲事?我也是不得已啊……等把那些隐患都除了,这皇后之位坐稳了,我便本本分分相夫教子。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不掺和也罢。&rdo;

杨夫人瞥了女儿一眼,心里有话,却没说出来‐‐傻孩子,世事哪有个完?莫看你当了皇后,到头来也得和娘我一样,糊里糊涂就忙白了头。咱们娘儿俩,天生就不是稳稳当当享清福的人哪!

第二章长孙无忌尽失权柄

一.佛光普照

杨夫人一场怒火,武家兄弟倒了霉,刚到手的官印还没抱热乎又被皇后妹妹像清理废物一般赶出长安。武元庆改任龙州(今广西龙州)刺史、武元爽为濠州(今安徽凤阳)刺史、武惟良为始州(今四川剑阁)刺史,不仅发往外任,还都被派到数千里外的贫瘠之地。

此事在朝中惹起一场轰动,对于武元庆等人越级升官大家本来就有意见,哪知风转得太快,诏书一颁布,大家又不禁怜悯起武家兄弟。堂堂世袭国公、皇后之兄竟被打发到岭南小州,这跟流放有何区别?李治很快做出解释:&ldo;皇后谨守妇德,恐外戚强盛、干预朝政,力劝朕将他们外放。虽有些矫枉过正,也是一番良苦用心啊!&rdo;群臣哪知其中隐情?对皇后心生敬佩,连对她印象恶劣之人也有些动容,至于那些暗地里将媚娘视为眼中钉的人更是噤若寒蝉‐‐亲兄弟都下此狠手,对付外人又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