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小彬说,你家不是有录像机吗。
男生说,我想把你的录像带再录一盘,一台放,一台录。
鲁小彬说,你不是要制黄贩黄吧。
男生说,我也不敢,就是自己观摩。
鲁小彬考虑了一下,觉得同学这么诚恳,不借太没人性,便同意了。
不久后,来找鲁小彬借录像机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个家里没有录像机的男生也来借。
鲁小彬说,借了你也录不了,瞎起什么哄啊。
男生说,我已经借了一台了。
鲁小彬说,录了你也看不了。
男生说,我可以去有录像机的人家看,他出机器,我出带子,资源互补。
鲁小彬听完说,既然你们都共产主义,我也不能资本主义了,中午放学跟我回家吧。
在鲁小彬的带领下,班里男生在那方面基本扫了盲。
半年后,重选班委,男生一致同意选鲁小彬当生活委员,对他在生活的某一方面上为大家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予以肯定。
经过长时间思考,杨帆终于决定将心里的蠢蠢欲动转化为实际行动。有种感觉在他心里憋闷了很久,不吐不快。
这种感觉让杨帆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上课心不在焉,连鲁小彬搞到新片子请他去看他都没了兴趣。
陈燕占据了杨帆的思想和心灵。杨帆只要一闭眼,陈燕的形象便晃荡在眼前,睁开眼,陈燕就没了,杨帆会急于寻找到陈燕的身影来填充自己的双眼。
杨帆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陈燕。自己这样,陈燕是肇事者。
学校不是说这种话的地方,耳目太多,只能在校外,但要找准时机,不宜说得生硬、唐突。
杨帆上学的路上会路过陈燕家,他决定做出偶遇陈燕的样子,伺机告白。
杨帆比往常出家门早了一点儿,每走一步都感觉脚步沉重,他清醒地意识到此行的重要性,每迈一步,就向幸福凑近了一步。
快到陈燕家了,杨帆放慢了脚步,希望陈燕这个时候正好从院里出来,叫住她,两人并肩而行,说说笑笑,然后很自然地告诉陈燕:我喜欢你,咱俩好吧。
可是好上以后杨帆并不知道该干什么,他只是本能地认为两个人应该在一起,这样感觉才对。
十几年后,杨帆知道和谐社会这个词的时候,觉得就是当时要迫不及待和陈燕在一起所达到的那种感觉。
离陈燕家越来越近了,果然从院里出来了一个人,杨帆认出来了,是陈燕她妈,赶紧低下头,装作没看见。陈燕妈也没往杨帆这边看,骑上车就走了。
走到院门口,杨帆向里面张望了一下,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吓一跳,回头一看,是冯坤。
冯坤跑上来,问杨帆物理作业写了吗。
杨帆觉得不能和冯坤一起去学校,否则计划就泡汤了,于是装作恍然大悟:哎呀,作业本落家了,你先走吧,我回去拿。
杨帆扭头就往回走,成功甩掉冯坤。
就在他正得意的时候,发现杨树林正在前方骑着自行车向自己驶来,杨帆觉得自己已经被看到,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去。
杨树林停下车:你怎么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