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而下,一路上极其通畅。
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码头停泊。
而码头附近,总有一两家饭庄一到两家客栈,供人歇脚。
码头还有仓库。
码头的收费都不贵,客栈干净,饮食新鲜,这些人很有张驰,像是训练有素。
一连停靠了三次,皇帝就察觉出不对。
“怎么这几个码头,这些人,办事的手法都如此一致?”
皇帝跟薛湄说,像是自言自语。
皇帝很少出宫墙,但他的目光这般犀利,可见朝堂上那些政客,有多难对付,让天天坐在家里的人都能炼得这般敏锐。
“陛下,这些码头都是袁家的。”
薛湄如实道。
皇帝错愕:“袁家?
他们家怎么会有码头。”
“陛下您可能没有意识到,每个修建码头的地方,那一块原本水域是堵上的。
您把它挖开疏通,您就是你的了。”
薛湄说。
这个年代的土地是私人化,国家收取的是人口税,而不是地税。
而这个年代又地广人稀,人口的稠密不及后世的万一。
朝廷为了鼓励多开垦出良田,几国都有这样的政策:荒地谁开垦了就归谁。
水域闭塞的地方,种不了庄稼,养不了鱼,一般都是荒芜之地。
这样的地方开垦出来又没什么用,所以不会有人留意到它。
薛湄就是一路走,一路看到了这些情况,并把它告诉了袁家。
皇帝的脸沉了沉:“这么多吗?”
“陛下,您就没发现,我们这次水路走的特别通顺嘛?
走了这么多天了,侍卫们都没有用过纤绳。”
薛湄问。
古代水域不是相通,有些地方行船划不了,就需要用纤绳拉着船走。
然而,他们这一路,的确还没遇到。
皇帝:“……”“以前有句话这么说:‘要想富,先修路。
’运输是经济的血脉,路就是血管。
所以,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路,路通,总归是件好事。”
薛湄又说。
皇帝突然瞥向了她:“这件事,不会凑巧跟你有关系吧?”
薛湄:“是,这是我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