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者认为,郭店竹简有经典与传注之分,简策长、两端削成梯形者为经,简短、两端平齐者为传;郭店竹简具体的尺寸虽与两汉学者所记的简牍制度略有出入,但以简策长短区分经、传的原则是一致的。而且郭店竹简的&ldo;长短固然重要,经典与传注之分还是取决于简端的形状&rdo;。[2]
因此,从形制上分析,《老子》甲与《缁衣》被认为是经典,是老子最原始的著作,而《老子》丙、《太一生水》与《鲁穆公》一样,从时间上看应则晚于前者,应是传、注之类的文献。《老子》乙使用竹简的长度介于《老子》甲与《老子》丙、《太一生水》之间,&ldo;其重要性次于《老子》甲而高于《太一生水》与《老子丙》,其形成时间晚于《老子》甲而早于《太一生水》与《老子》丙&rdo;[4],其作者与《老子》甲也不太可能是一人。
2、文符有异
尽管《老子》甲、乙、丙及《太一生水》行文风格及文字形态相对统一,都具有楚文字风格与特点,与出土的其它儒家典籍文字不都一样,但这四组文本用字均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有专家分折,此与抄写者或抄写时间的不同关系密切。一是《老子》甲的书写,与其它各本同者少,异者多,这就表明文字的书写与竹简长短一样具有相互区别的特征。二是文字从复杂多样到简单明了。如&ldo;弗&rdo;、&ldo;者&rdo;、&ldo;为&rdo;等字,《老子》甲有三到六种写法,而《老子》乙、丙与《太一生水》最多只有三到四种写法,而且多数为一种写法,这显现出随着著述时间的推移,文字逐步简单与成熟。如下图(图略)[4]:
书写符号反映楚简《老子》自身的章次、句读、书写习惯,以及与传世本《老子》的对应关系,但各篇使用符号的情况不尽一致。据统计,《老子》甲中使用了五种符号(含间隔标志)。而《老子》乙、丙与《太一生水》只有其中三种符号。
这也说明文本形成时间与抄者的底本不是统一体。
3、内容存别
在所发现的郭店楚简中,考古专家以《老子》命名的有三组,即前述的《老子》甲、乙、丙,因为其全部内容均见于传世本《老子》,只是总字数相当于传世本《老子》的五分之二,没有&ldo;道经&rdo;与&ldo;德经&rdo;的区别。对应章次的文字数量,传世本《老子》一般多于简本,章次排列顺序没有对应关系。《太一生水》内容虽与传世本《老子》相关联,因不见于传世本,目前还没有列入老子著述。
以上是总体情况,下面仅分析《老子》甲、乙、丙及《太一生水》在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从相同性来说,这四组文字都与道家论述有关,不然不会大部组合在传世本《老子》中。从各自的内容看,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老子》甲是以原始之道为总论,阐释宇宙生成循环过程,并把人世包容进去。如开篇即言:&ldo;又状蟲成,先天地生,敚[糸禾],独立而不亥,可以为天下母。未智(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又(有)四大安(焉),王居一安(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do;
须说明的是,关于《老子》甲章序顺序的排列,目前有两种排法,都不一定是最原始的形态。一种比较流行的版本,将&ldo;绝智去圣&rdo;句放在首章,另一种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的《郭店楚简简明读本》(以下简称&ldo;湖版&rdo;),将&ldo;又狀蟲成&rdo;句放在首章。&ldo;湖版&rdo;认为《老子》甲&ldo;以道为核心,构建了宇宙生成论,并将其最终落实到解决人类社会问题。&rdo;[4]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老子》甲是论述&ldo;以道佐人主治国&rdo;的。[6]
《老子》乙写了世人对道的态度及具体治理问题,即&ldo;言道家之用&rdo;。如&ldo;湖版&rdo;《老子》乙开篇首句曰:&ldo;上士闻道,堇(勤)能行于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rdo;流行版《老子》乙开篇首句曰:&ldo;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以早[備]。&rdo;学者涂宗流先生亦认为《老子》乙是&ldo;以为道、守道为中心&lso;言道家之用&rso;&rdo;。还有的认为《老子》乙&ldo;内容着重君子的立身处事之道,强调相反对立、无为、清静,完全不采录《老子》的宇宙论。&rdo;[1]
《老子丙》留存的篇幅更小,仅写了圣人如何践行于道,谨慎用兵,特别是对&ldo;无为&rdo;、&ldo;无执&rdo;的倡导。
《太一生水》是从微观上详释了《老子》甲中宇宙生成理论。李学勤研究员在《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文中说:《太一生水》章显然是对老子(王弼注本)第四十二章&ldo;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rdo;的引申解说。其中太一是万物母的思想,袭自《老子》第一章&ldo;万物之母&rdo;。并认为《太一生水》晚于传世本《老子》各章。[7]
《太一生水》也提及到道德修养问题,如&ldo;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古功成而身不剔。&rdo;
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楚简《老子》及《太一生水》四组文本不是同一整体,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在内容上有承袭和发展关系,是不同时间的道家之说。《老子》甲是道论的开山之作,《老子》乙是道论的传播,如《老子》丙、《太一生水》是道论的发展与发挥。[4]如&ldo;《老子》丙组末段大段重复《老子》甲组文,但又附从少量解释性语,并加&lso;是以&rso;一词加以连接。&rd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