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揉着自己的腿说,你们快给我夹个汉堡,白饼胡萝卜。嘿,忒棒!盏盏和文筠一起捶她。海澜告饶说,我要去残联报道了。唬得她们一齐问,伤哪儿了?海澜说,旧疾复发,你们得一个给我当轮椅,一个给我当手杖。再不然,你们背我走。文筠架着她对盏盏说,瞧她多牛啊。盏盏说,终于放倒一个。
还好都穿得厚,根基也不弱,除了皮肉受点教育之外,三人到了天亮基本都能自理。
盏盏开玩笑对文筠说,你那尾巴还在吗?赶紧给她按上。要不然她怎么连看家本领都让风给吹跑了呢?海澜光着脚伸腿踢了盏盏的屁股,哎哟,你趁火打劫呀。文筠怕冷不防海澜会袭击自己,坐得离她远了点。海澜说,就你有那点小心眼,给我们老弱病残倒点水喝吧。三人挤在盏盏的屋里说了一宿的话,谁也没因意。
阿歪对文筠说不送她了,等上北京去看她。文筠支着声,一边整着行李。回头问盏盏还有面吗?今天做清汤面吧。盏盏说电饭锅坏了正修呢。文筠说,阿歪要转性了。盏盏说,你怎么知道?文筠说阿歪一转性天就变。盏盏扒开窗户往外看,真的,嗨,要变天了。她们到外面,乘公车坐四站去买锅,天黄惨惨地。等她们抱着锅从超市出来,天上洒起了冰碴子,砸在身上很疼。
不寂寞
盏盏说你走了还买这锅,又贵又浪费。再说以前那个修好还可以用。拿它当摆设又难看。文筠说,你不会今天用这锅,明天用那锅,要不两个一起用,做汤,煮菜。还嫌用不着。我妈从来都只嫌锅少没嫌锅多。我们家的锅多得简直可以开博览会。盏盏说,我一个人哪做那么多饭啊?一只锅都嫌没东西做。文筠说越是一个人越要把生活过得精致点。让你自己都觉得不被生活冷落,也就没什么孤单感。盏盏说,一个吃也没什么滋味啊,一碗面,放点菜一煮就是一餐,已经习惯了过这种简单生活,也喜欢。文筠说,所以我买只新锅给你,要让它锃锃亮啊,不许冷落它。如果你放着不用,我是能感觉出来的。我已经跟锅说了悄悄话,它会监视你。盏盏说,又给我添堵,卖香油的反让水灌了肚子。文筠抱着锅装做没听见。
文筠走后十几天里,盏盏很是失魂落魄。她经常一个人站在公寓门口不敢进。或者在做饭的时候看着那只锅发上半天呆,做的饭要么失了味要么做出来连她自己都分不清是些什么。她翻着文筠留下的每一本书,里面有一本关于心理描写的,她拿出来颇认真地研读,像当初在学校的大礼堂上选修课一样。她经常在穿堂风里看夕阳,看它落下前的那些漂染纱似的霞,看它完全隐没后尚留一点色彩的光。这些东西天天有,可她天天看,一天看出一种心情。
她带着威威回老家去扫墓。她说她不想一个人去触那些旧日的东西。可许悦子说她很忙。她领着威威问他对老家的感觉,她说,这就是妈妈和小姨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威威问,你们为什么不在这里住了?盏盏说,因为这里不要我们了。为什么不要?威威童真地问。因为我们丢了东西。丢了什么?盏盏想着丢了太多太多。丢得边故乡都将自己遗忘了。
她不敢去那些在脑子里太熟悉的地方,她怕她会失望。其实再熟悉的地方等她到来都已经变得陌生非常。但盏盏还是宁愿在心里承认那些地方是她最想念的美丽家园。
大片大片的迎春花将坟地覆盖,盏盏拨开杂草,手纸巾擦着墓碑上的刻字。那字还是鲜红的,好像昨天才染上去的一样。她对威威说,你给外婆外公磕个头好吗?威威扑通跪下磕了一个头,咚地一声,像地狱里的审堂鼓,她爱惜地摸着威威的头说,小姨替外公外婆谢谢你。他们会保佑你一生平安。威威说,我连他们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呢?他们会对我好吗?盏盏说,会。他们会对你很好。
当豪华大巴掠过这座城市时,盏盏觉得自己似乎被解放了,那些让她引以为豪的怀念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似曾相识的经历。她不必亲临其境,就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出这种类似的街,类似的建筑,类似的人,类似的说话内容,类似的交通工具。她是对这些失去了希望呵。
那些她发奋追求的美好,那个与她一同发奋追求美好的人,那些她拼命想留住的美好,都抛弃了她。她是对他们失望了呵。
她张开手臂,把满怀的希望撒出去,把满掌的美好撒出去,把曾经的和拥有过的已失去的统统撒出去,撒在料峭的春风里。撒到那些逝去的遗忘里去。
她也抛弃了他们。
她打开牛奶箱子取奶,这个牌子,是她和海澜第一眼就喜欢的,因为那包装上不同的阳光和动力。海澜说,喝的奶长力气,喝它不仅会长力气还会长心眼。海澜就是这么说的,说的时候盏盏刚把指头从嘴里放下来。她有了第一张生日卡,就是李海澜送的。
她送过一次,就不再送了。她不做重复的事情。而且她说也不知道以后她们会不会是好朋友。如果是,那就没必要。如果不是,那就更没必要。她就那样讨盏盏的喜欢。
盏盏就是那样喜欢她。喜欢她啃羊排,嚼着西红柿啃羊排。全城没有第二个。
她在穿堂风里接到了文筠的第一封北京来信。文筠说北京有好多红的地方。她在北京的中轴线给她写信。她觉得在这里写出的文字很大气。她说北京的被窝不暖和。她说北京的空气很脏,她还说北京的人经常会踩她的鞋带。她把信压到枕头下一觉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