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这俩小崽子,恁聪明,背不动,还能想着用拖的。&rdo;柴冬生出言不逊,大山伯狠狠瞪了他一眼。
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爬树的人,背篓要先装满,树下的人,才能往自己的里面装,文瑾文翰两个人小身轻,很容易就可以送到树上,而他俩的背篓,也比一般人的小,这也是一群大人,为何很容易就接纳他们的原因。
大山伯公平,为人也仗义,但世间百态,总有人厚道,有人奸猾,柴冬生,就是后者,一分一厘的和人算计。
走到镇子外,藤条磨断了,大山伯和另外一位叫水运的叔叔,帮着文翰和文瑾,把背篓拿进镇子里。
今天比昨天的收获还要大,全买了包谷面,这个便宜些,竟然有四十七斤。
两人用手提着背篓,满脸都是喜悦的笑容。
在山上,背篓还得靠肩膀驮,现在那里完全肿了,火辣辣的疼,空背篓也不敢放上去。
大山伯心细,看着两个小孩子,低声叹了口气。走到家门口,他和昨天一样,拿出了一把草药:&ldo;水煎服,把药渣捣碎,用布包了热敷肩膀,不然你俩明天可就上不了山了。
文翰没有像昨天那样推辞,说谢谢的时候有点瓮声瓮气的,文瑾离得近,能够看到他的眼角,水光闪烁。
走到没人的地方,文瑾轻声说道:&ldo;哥哥,你放心,咱们一定会有钱的,到时候给大山伯养老!&rdo;
&ldo;嗯!咱们一定会有钱的!&rdo;文翰握紧小拳头。
第三章靠自己
韦氏依然在大门口纺棉花,今天的样子,比昨天略微淡定了些,看到儿子和侄儿,依然急急忙忙起来收拾纺车。
&ldo;娘!今天收的更多,我们买了四十多斤包谷面,咱家人可以吃贴饼子了。&rdo;
昨晚,韦氏只贴了六个,是今天兄妹俩的干粮,她在家,吃的是拌了多半野菜的馒头。或许是野菜吃太多了,一家人的脸色,都是又青又黄的,韦氏的尤甚。
想起前一阵子,韦氏把家里仅有的粮食卖了为自己请大夫,文瑾的心里就激荡不已,这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好,二伯又没在家,她只要装着疏忽一下,自己的小命就玩完了。
文瑾不是懵懂无知的孩童,从醒来的那一天,便想着如何报答这份恩情,此刻,她对着空气挥了一下拳头,努力吧,不仅是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要让韦氏的后半生,衣食无忧,幸福安康。
接下来两天,他们有幸进入了一片松林里,每天都可以采到满背篓的松籽。肩膀磨破了,文翰和文瑾用藤条绳把背篓缠在身上,韦氏看到了,眼泪汪汪的,柴冬生说话都变了语气:&ldo;咱家那俩小子,若是能有小秀才兄弟的这份狠劲儿,可就出息了。&rdo;
&ldo;唉,有一半也成!&rdo;孙成旺也叹气,他仨闺女,最后才有个儿子,惯得娇少爷一般。
大山伯看看他们:&ldo;这孩子啊,还是要念书呢,懂道理!&rdo;
&ldo;是!是!先生的板子,可会教育人了。&rdo;孙成旺接茬。
&ldo;不是先生的板子厉害,是咱这爹娘要会当,不能娇惯。&rdo;大山伯的话,让孙成旺闭了嘴。
家里的米缸面瓮都装满了,嘻嘻,文翰和文瑾乐得合不拢嘴。
&ldo;咱家这缸啊瓮的,都实在太小了。&rdo;文翰遗憾。
&ldo;没事,有钱也行。&rdo;文瑾安慰道。
&ldo;嘿嘿嘿&rdo;
自从文瑾来到这里,文翰整天眉头紧锁,小小年纪,愁闷地像个老头,现在展颜笑起来,文瑾发现他其实很俊,像了伯母的眉眼秀气,还像钱家人,皮肤很白。
接下来,文瑾每晚都留下一捧山货,核桃、松籽、栗子这些干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刚好是一家人急需的补养品,剥了壳让韦氏熬在饭里,那个香啊。
这天,因为走得远,回来天已经黑了,见韦氏没有在大门口张望。文瑾松口气,或许是二伯母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不再那么担忧焦虑了。
&ldo;娘,我们回来了。&rdo;文翰的声音里,透出喜悦,每天都有进账,家里的日子终于不那么窘迫,小小少年,很有成就感啊。
咦,二伯母怎么了?文瑾走进门,发现气氛不对,原来是有客人。这个客人,文瑾对她印象深刻,就是隔壁的大伯母焦氏。
&ldo;文才最喜欢吃的就是嫩核桃了,这两个当哥的,天天上山,没有一个想着弟弟,连一颗也没送过,哼!&rdo;焦氏看到文瑾背篓里的核桃,非常不满地说道。
凭什么要人的东西这么理直气壮?文瑾肚子里腹诽。
韦氏表情讪讪的,两手绞在一起,讷讷地说不出话来,一副非常对不起人家的样子。
看到文瑾愣愣地看着两人,焦氏更气,又重重地哼了一声,韦氏似乎清醒过来,赶紧叮咛文瑾:&ldo;瑾儿,把核桃给你大伯母。&rdo;
文瑾本来想立刻拒绝,可看到这院里几人的表情,知道说&ldo;不&rdo;没人支持,眼珠子转了转,改变了主意。
&ldo;大伯母,文才弟弟喜欢吃,怎不早说呢?我这就给你送过去。&rdo;
&ldo;不用,我自己拿。&rdo;
&ldo;背篓上又是泥又是土的,小心脏了衣服,还是我送吧。&rdo;
焦氏眨巴眨巴眼睛,坚决地说道:&ldo;还是我拿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