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的人,无法参加科考。
清浅惊讶道:&ldo;为何?&rdo;
林先生叹了一口气道:&ldo;若我说王学政府上公子的《为学赋》是我作的,夫人相信吗?&rdo;
王贺的成名作?
清浅毫不犹豫道:&ldo;我信。唯有林先生这种胸有丘壑之人,才能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文章,王贺不过是有几分小才罢了。&rdo;
林先生双眼含泪道:&ldo;多谢夫人知遇之恩。&rdo;
这些年,自己被排挤被打压,被王祥威胁闭口,再被送入滁州学堂教授一群小孩,就是因为王祥在为王贺开道。
每当别人提起为学赋,赞扬王贺是才子,都是他心里的伤痛。
平日他绝口不提此事,今日见到清浅和善的面容,不知怎么说了出来。
清浅夹了一块黑炭入火盆:&ldo;先生先帮我兴修学堂,科考的资格,我会替先生想法子的。&rdo;
林先生起身,深深鞠躬。
采菊道:&ldo;奴婢愿意重回王家,为夫人探听王家的消息。&rdo;
听了这么久,采菊也听出来,袁夫人此次来是为了修学堂,而王祥则会从中捣乱。
采菊决定忍辱负重,为夫人去王府探听消息。
清浅摇头道:&ldo;采菊,你不必委屈自己。&rdo;
&ldo;奴婢不委屈。&rdo;采菊道,&ldo;瑞姑姑这么委屈,都没有怨言,奴婢算什么,奴婢决定不再轻生,在王家待下来探听消息,今后回来帮着修学堂。&rdo;
林先生点头:&ldo;凤凰涅槃,重新出发,采菊姑娘都如此奋发,在下更不敢懈怠了。&rdo;
火炉上,一壶茶水在翻腾,很温馨。
王祥半躺在榻上,看着清浅派人送来的清单。
老谋深算的脸上满是不屑:&ldo;朝廷一年给学政衙门两千两银子,袁夫人一张嘴便是一处山坡,两亩良田,先生五人,开支每年五百两,当我们衙门是银铺子吗?&rdo;
师爷道:&ldo;袁夫人说,都是大人答应过的。&rdo;
王祥将清单撕碎:&ldo;她再上门,你便说我病了,暂且不在衙门办公,先搪塞过去,她来滁州不过三个月,咱们坚持坚持,她到时候便卷包走人了。&rdo;
师爷道:&ldo;她是肩负皇命而来的,恐怕不会轻易退去,若是她再找大人,大人如何应付?&rdo;
王祥闭眼笑道:&ldo;等她上门再说。&rdo;
师爷应了一声,轻轻退下。
马氏为王祥换了一个汤婆子,轻声问道:&ldo;老爷,妾身瞧袁夫人礼节很足,为何老爷要为难她?&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