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说,他关注平安,还不如叶兰芝关注得多。
平安似乎也不在意,除一日三餐说句“父亲慢用”,平日时不时应一句“嗯”之外,他基本不开口。
在这个家里头,他比叶兰芝更像是收养来的小孩。
不止叶兰芝自己这么觉得。
家里时常会有老婆婆来送米送菜,一般是放下东西,打声招呼,人便走了。
但偶尔,东西多的时候,老婆婆们是结伴来的。
东西放下后,见主人家不在,也会闲侃两句。
一日,叶兰芝在自己的房间里头温书,就听见外头老婆婆们说话的声响。
一人道:“外头人都说,这户人家来头不小。那姓赵的年轻人,咱们县令见了都要拜一拜。”
另一人答:“是了,我也听人说了——他是辞官归隐的,之前做官的时候,皇帝跟前也能说上话。”
叶兰芝听她们聊的话题,莫名觉得熟悉,于是将耳朵附在窗边。
说着说着,那话题不知怎么就偏到她身上来。
“……那个小女娃,生得那漂亮模样,又是忽然被领回来的,怕不是外边养的女人生的。”
“是哟,可怜了平安,突然跳出来一个外头带回来的孩子,爹爹都被人抢走了。”
叶兰芝听着,身上开始发凉,脸却烫得厉害。
她其实也一直不解,赵叔为什么会收养她,还待她这样好,教她读书又习武的,仿佛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养。
而平安,赵叔真正的孩子,却反而总是默默地一个人,得不到应有的照料。
难怪平安对她那么冷淡,他一定讨厌极了她。
她撑起双手,只想离开窗边,不再听了。
这时候,却忽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幼稚的声音。
“两位婆婆这话是真是假?可能代我问一问我爹?”
一片沉默后,便是两个老婆婆的声音,惊慌失措地,哄着平安,要他只当没听过今日的话。
那日赵叔回来,饭桌之上,平安难得主动开口说了句话。
“送菜的两个婆子,嘴不怎么干净。”
赵叔有些莫名,但仍从善如流地应下了:“明日换了便是。”
次日,送菜的老婆婆果然换了。
新来的婆婆自称“菜阿婆”,身旁还跟着个叫田廿九的小男孩。
一日日过去,叶兰芝逐渐同菜阿婆与田廿九都熟络起来。
但她与平安的关系,还是那样不冷不热。
她时不时会试探着,同平安亲近些。但平安那双眼睛朝她一看过来,她便想起那句“你的房间不在这儿”,想起之前那两个老婆婆的话。
于是最后还是讪讪地退开了。
-
叶兰芝被赵叔收养,是隆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