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发祥也关注清廷的武林高手,比如鳌拜的功夫特点,出手习惯,总觉得什么时候难免出手较量一下。
北京城藏龙卧虎,也有不少豪杰,闲来无事,丁发祥就在正阳门外转悠,现在说天桥,其实正名叫朱雀桥,是正阳门到天坛的必经之路,皇帝祭天的时候的必经之路。
天桥清朝比明朝繁荣,这点要说清朝几句好话:因为明朝皇帝好面子,锦衣卫什么的就把这里整的人迹萧疏,只是有些逃荒要饭告御状的在这里等待机会,乞求活命。
清朝开始,就有了很多人在这里谋生,打把势卖艺,卖药算卦,小吃魔术,相声评书大鼓戏……。
这里面就有很多无声无息的侠客隐士,丁发祥就遇到这样一个高人。
这个人五十来岁年纪,胡子拉碴,不修边幅,身体不是显得特别魁梧,但是浑身肌肉扎实,虽然脸上手上的皮肤十分粗糙,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可是仔细看脖子的皮肤血脉骨骼却十分细致。
这人平时在这里也不说话,不像别人那样吆喝,只是默默地在那里画一个圈。这个圈有讲究,叫画锅,要画的圆,假如画不圆,就要挪个地方重新再画。从画这个圈的熟练程度,就能看出画圈的人是老江湖还是个新手菜鸟。
这个人画圈也是不很熟练,经常画不圆就不再重画,所以生意不是很好。
但是地痞流氓都不敢欺负他,因为他的卖艺方法别具一格。
别的打把势卖艺的,都要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把人都聚拢来,然后再开始练,而这个人也不说话,就从河里挑上来一大堆鹅卵石,堆得像个坟堆一样。然后他就蹲在那里,拿过一个鹅卵石,一拳过去,鹅卵石裂为两半。
这个人就这样不说话,在那里一拳一拳,直到砸完一大堆石头,变成石子之后,他就把石子铺到路上的道沟里,让过往的车不再颠簸,也不计较有没有赏钱,是多是少都不动声色,默默收拾起来拿走,也不和左右的摊主们说话聊天,是前门外有名的孤傲老人。
丁发祥有两个妻子,一个妻子带孩子在这里陪他,一个在家里管着家里的地产,过一段时间两个人再轮换,所以王余佑三个妻子五个孩子,丁发祥两个妻子就生了七个孩子。在前门这个地方,好人呆不住,坏人呆不长,而丁发祥靠着自己的功夫还算是生意不错,所以有时媳妇孩子没事也来他放马车的地方和他聊天玩耍。
是孩子们先注意到了这个孤傲老人,在那呆呆地看着,然后丁发祥把刚送人到德胜门的脚钱给了孤傲老人一半,孤傲老人也不答谢,仍旧在那里砸石头。
丁发祥的孩子们觉得孤傲老人很可怜,老三就把自己吃了一半的糖葫芦给孤傲老人吃,这次孤傲老人非常感动,从腰里拿出一个玉牌给了老三。
老三把玉牌给丁发祥看,丁发祥也是一个富裕人家出身,见过不少好东西,可是从没见过如此好的羊脂玉,握在手中温润如油脂,感觉就像要融化在手中的感觉。
丁发祥知道这块玉是价值连城之物,不敢懈怠,赶紧去追那个孤傲老人,可是却失去了那人的踪迹。
第二天,丁发祥一大早就在孤傲老人砸石头的地方等他,可是却不见孤傲老人的踪影。
丁发祥费劲力气,才在一个卖豆腐脑的老汉处知道孤傲老人在永定门外的铁匠营居住。
丁发祥觉得自己不能如此占人家这么大便宜,半串糖葫芦换来一块洁白无瑕的羊脂玉佩,所以一定要找到孤傲老人。
他带上孩子,驾上马车,在铁匠营转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家。
老人因为特征太明显,所以远近闻名,街坊四邻也不知道他有什么亲戚,只知道他从来就是一个人形单影只,在这里也不和别人说话,只是有一条狗和他做伴。
老人正打算离开,可是他从来不攒钱,有了钱就借给别人,四邻还有些人借了老人的钱,暂时还不上,所以老人这两天找人要账,因为在路上也需要花钱的。
看到丁发祥来,老人也没表现出惊奇,只是在丁发祥提出要归还那块玉佩时,老人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激动:丁发祥一再表示小小孩子受不起这么重的大礼,老人一直平静的表情突然暴怒,左手夺过丁发祥手中的玉佩,用自己右手的拳头猛地向玉佩砸去。
丁发祥赶紧用手臂去拦,老人砸石头的手重重的砸在丁发祥的前臂上,顿时丁发祥感到前臂火辣辣的。过了好一阵才感到疼痛。
老人呆住了,看看自己的手,看看丁发祥,看到丁发祥在揉搓着自己的胳膊,终于开口:&ldo;你的胳膊真没事?&rdo;丁发祥呲牙咧嘴地说:&ldo;现在只是火辣辣的疼,过后应该会青的,您何必毁了这么珍贵的东西?&rdo;
老人把玉佩放下,抓过丁发祥的胳膊仔细看,发现丁发祥的胳膊真的没事,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神情:&ldo;你练过武?功夫还不错?&rdo;丁发祥知道师父不让他露出师承,他是到北京城来潜伏的。
丁发祥说他没练过功夫,这又一次激怒了老人,老人满脸的络腮胡子都在抖动:&ldo;你骗谁?你要没有二十年的内功,现在这胳膊就废了!说,武当派的哪个牛鼻子是你的师傅?&rdo;
丁发祥老老实实说:&ldo;我真的从来不认识武当派的人,您老别生气,我就是来还您玉佩,您如果真的如此生气,我带玉佩回去好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