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灵峰宗论全文解释 > 10 第10集导读(第2页)

10 第10集导读(第2页)

他说你这个相貌,貌枯神浮,死相现前。你这个相貌像一棵树枯萎了,貌枯,神浮动,可能你一天到晚读书,也不会调身心。貌枯神浮,死相现前,你五天之内必死,你现在赶回去,好歹落叶归根。秀才说有没有补救的方法,他说没有办法,这个相貌已经很明显地现出来了,什么办法都没有了,秀才就很沮丧。临走的时候,他的朋友王先生很同情他,又给他十两银子,给他准备后事用,这个秀才就坐船回去了。当然来的时候心情很好,回去的时候心情很沮丧。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遇到了风浪,就在半路登岸了。登岸了黄昏的时候心情很不好,好歹去走一走,到岸上去走一走,散散步。走到了街头,看到了一个妇人,这个妇人手上抱了一个小孩,两边又跟了两个小孩,带了三个小孩,边哭边走,边哭边走,哭得很伤心,往海边走去。这秀才就说,某某人,你怎么这么伤心呢?她说我糟糕了,我先生的脾气非常不好,他平常发生小事情不是打就是骂,他今天临走的时候告诉我,说我们家两只小猪,一定要花十两银子才能卖出去。今天果然有一个人来买了,讨价还价,十两成交,但是走了以后,这个十两银子是假的银子,破铜烂铁做的,外面镀一层银,里面是一个铁的东西,这件事情我先生回来一定会把我打死的,与其这样子,倒不如我先死掉算了,我准备带着我的三个小孩去跳海了。

这个秀才说,我们两个都很可怜,我明天要死,你今天要死。好吧,那么就起了悲悯心,说可不可以把你的钱给我看一看,这个假银子。她说可以啊,就拿来看,这个秀才一看果然是假的,他就把它掉包了,把自己真的十两银子就掉过来,他说谁说是假的,你看你咬咬看。诶这一咬,果然是真的,“唉呀,你真是我的恩人,你不讲清楚的话,我们还以为是假的。”那就不跳海了,就回去了。

回去了以后呢,秀才因为做了善事,内心心情快乐,但是这么一折腾,时间就超过了,天黑了,又回不去了。就在路中的一个古庙他先睡一觉,就在一个古庙旁边一个围墙的地方躺着就睡觉了。睡到半夜的时候,就有一个神,关公现前,关公叫他起来,呵责他起来,叫他赶快出去。他睡到一半,迷迷糊糊,被关公一喊,就醒过来走出去,走出去,一下子突然间地震,这整个庙就垮下来,逃过一劫。但是逃过一劫以后,他突然间感到心情从前面的非常的郁闷突然开朗起来,开朗起来以后他也就慢慢走回船上去。船上去以后,他想,我这个障碍应该冲破了,他自己就有这种感觉。好,就跟船家说,我不回去了,再往南京去,再重新回到南京去赶考。

去了以后呢,他又找那个相士。这个相士一看到他,说某某人,你前面那个貌枯神浮那个死相消失掉了,你这个眉间有一道光彩,你一定是积了很大的阴德,否则没有这道光彩。这个相士说你今年去考试一定会有功名的,而且你能够做到翰林,做到一品官。果然,去考就考上了。

这个《坐花志果》的主人就说,他讲出一个总结说:命由己做,福自己求——说没有错,阿赖耶识摄持了我们过去无量无边的善恶业的种子,这是过去的宿业所感,我们今生身心世界的吉凶祸福跟过去的业力有关。但是,福自己求——我们今生善恶的心念对它也有一个增上的力量。

佛法也有这种观念,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过去所依止这个烦恼的心在造罪业的时候,这个业力是一个种子在里面,但是这个业力,如果它要得果报也一定要有你那个等流的烦恼的心识的滋润,假设你这个心念突然改变了,经过你的修习止观,那么你的恶念的心识消失了,你过去在造作这个事情的时候你有很大的欢喜心,很大的意乐,而那个对恶法的欢喜心的等流性被消灭了以后,你觉得这件事情是不再欢喜的,甚至于是厌恶的,这个时候你过去这一部分的业力的种子不能得果报了。因为当初是那个念头造业的,它也必须要靠那个念头来滋润它,那个等流性。现在你的心性改变以后,那个业力不能得果报了,“心若灭时罪亦亡”。

所以说,我们今天在判定缘起,一切法因缘生,这当中的因就是业力,这当中的缘就是你当时的那一念分别心。就像这个秀才一样,他过去的业力应该五天要死亡,但是他一念的善心起,转祸为福,他使令这个罪业的力量先暂时地不起现行,先调动了其它的善业先得果报。所以我们在判定缘起应该是两个方向,一个是阿赖耶识的业力,一个是第六意识当时的分别心,这两个和合来同时判定。这个是讲到因果丝毫不爽的一个缘起论。

(二)正释五阴体用。

前面是发明缘起的因果,这以下说明我空的真理。

先解释五阴。五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

为什么叫阴呢?先看第一个阴字,这个阴是罗什大师翻译的,第一个阴就是阴覆的意思,就是遮盖的意思,为什么呢?色等五阴,能阴覆真如法性故。

因为这个五阴的本身是扰动相的,生老病死的,它跟涅槃的寂静是不相随顺的,所以我们五阴的果报体对我们本身是一个修学圣道的障碍,它能够阴覆真理。以这样子来安立这个阴,这个意思。玄奘大师他翻另外一个意思叫“蕴”,这个蕴就是积聚义,就是把同一类的法聚积在一起,同样都是质碍的把它聚在一起叫色法,

色等五阴,各积集同类法为一聚故。

前面的阴是一种障碍义,这个地方的意思是积聚义。玄奘大师翻这个五蕴比较开阔,因为罗什大师这个五阴只有在有漏位障碍真理,玄奘大师翻这个五蕴通十法界:六凡法界的有漏五蕴,也包括四圣法界的无漏的五蕴,因为这个蕴只是积聚义,它本身不是障碍义。所以后来大部分的就以玄奘大师的五蕴为一个比较好的名词。

五蕴,我们基本上一个生命体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色法,一个是心法。

一、色法:就是质碍,它有一定的质、有一定的重量、有一定的障碍、一定的空间。

二、心法:的一个特色就是它有明了性,有明了性开展出来有四个功能:

(一)受,它有一个领纳的功能,我们内心跟境界一接触,它有受,或者是苦受,或者是乐受,或者不苦不乐的感受,那个领纳的功能叫作受。

(二)想,前面的受是不带名言,就像这个镜子把这个相貌现出来,到想的时候就安立种种名言,它能够对所感受的境界去做种种的分别——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东西,这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它有名言来形容这个受。

(三)行,这个行就是造作,主要是思心所,开始在这个所产生的名言的境界里面造善、造恶。

(四)识,前面的受想行是一个心所有法,这个识就是一个了别的心王。

我们对于五蕴的执着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即蕴即我:就是五蕴的本身就是我。我们如果说今生当中就是很平凡地这样过一辈子,什么佛法都没有学习,我们很可能会认为色蕴就是我,就是这个老病死的臭皮囊就是我,我从小到大、我老了、我病了、我死掉了,就是我一切生命的功能是由这个色法所发动的。我的了别性,为什么你这个人很聪明呢?因为你脑细胞,你这个脑细胞的因缘创造了明了识。所以这个色法一死掉,这整个心识就断灭掉了。所以执着色法是我,很容易生断灭见,人死如灯灭,当然这个心是很粗糙的。

有一点哲学观念的人,有一点能够回光返照的人,他就会认为这个色身是老病死,“受”是我。为什么会是我呢?我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有各式各样的感受,有快乐的感受,有痛苦的感受,那个能够感受的就是“我”,我受用果报;或者说是“想”是“我”,我在受用果报的时候能够起种种的想法,起种种的名言;或者说是“行”是“我”,我能够造种种的业,造善造恶;或者说“识”是“我”。这个执着识蕴是“我”的这个不是普通人,多少有点禅定,因为这个识的本身啊,这个识是心王,很微细很微细的了别心。

总之就是“即蕴即我”,就着五蕴的本身执着,它是常一主宰的“我”——或者色是“我”,或者受想行识是“我”。这样子的“我”,我们容易理解,因为这个是变化的。因为你小时候的色受想行识跟长大不一样,你没有学佛之前,你想想看,你没有学佛之前你的感受,痛苦的多,躁动的心痛苦的受多;你现在学佛以后,你那一念明了的心,那个受,快乐的受多,这个可就变化了。所以说,我们很快的能够理解五蕴是变化的,那跟这个“我”的定义是违背的。

第二个、离蕴即我:离开了五蕴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就好像说我们今天住了一个房子,这个房子破坏了,我不要了,换一个房子,房子是有变化,那个能住的那个人,那个“我”是不变化的。所以这个生命是变化的,那个不生不灭的神我是不能变化的。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一样的,前生的我跟今生的我也一样,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完全一样。

佛弟子就问,请你说出“我”的相貌是什么?外道讲不出来,因为你讲出一个法,就不离开色受想行识,因为佛陀说生命的本质只有五蕴——色受想行识,佛陀没有说色受想行识我,没有说“我”。所以说,外道讲不出离蕴即我那个“我”的相貌出来,是他自己捏造出来的。这样子就是修我空观,修无我观。

唯识学是从两个方向来,第一破即蕴即我,第二个破离蕴即我。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把“我”的相貌先作一个定义:什么是“我”?“我”是一个常一主宰,它要恒常住,它经常要存在;第二个不变异,它的每一个刹那的存在不能有变化,前一刹那的我要跟下一刹那的我要一样;第三个它有主宰性,它对你的生命体有主宰性,我现在要到天上去,我现在来到人间,我的生命不随业力而变化,我自己决定的,我自己能够决定我生命的性质,有主宰性。那么这样子才是一个“我”,但是我们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找不出一个这样相貌的东西出来。所以说,有一个“我”的思想是颠倒的,这是不合乎生命真相的。

生命就是恒转如瀑流,是一个不断的、相续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