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林云清姐妹俩走的太快,也或许是那个队伍人多走的慢。直到傍晚休息他们也没有跟上来。
林云清次日又放慢速度,结果等了几天,也没见到他们。主要是他们人口少,办理户籍的时候,跟着他们也能少点儿麻烦。既然不行那就再找个队伍跟着。
走了快二十天,出了平洲府,到了大源府。从原主开始逃荒到现在,差几天就四个月了。主要是训练周三丫耽误了一个月时间。这么长时间终于又看到绿色了,虽然现在已经是深秋了,但是山上的树叶还没落。这样的景象给了逃荒人莫大的鼓舞。继续往南走,已经有些地方开始安置来逃荒的人了。
林云清又走了六天,这天中午走到明安县。这里也收留逃荒的人,只是没办法安置大批的人,毕竟前面已经安置不少人了。城门半开着,就怕发生意外,把守的兵丁也不少,门口还有人在记录。
林云清拉着周三丫走到记录的桌子边,问道“敢问官爷,这里还收留少数的人吗?”
正在记录的人有二十多岁,抬起头看看两姐妹,问“就只有你二人?”
林云清点头称是。又偷偷递给他五两银子。
那人低头一看手里的银子,就明白了。这年月他一个书办,一年也攒不下五两银子。将银子揣好,问了名字,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林云清,让她去衙门办理户籍。
拿着条子林云清拉着周三丫进了县城,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像她们这样破衣烂衫的打扮,已经很少了。毕竟前面的灾民已经安置好了,现在只接收零散的人。周三丫被这样的景象惊呆了,脑袋就像拨浪鼓一样,不停的左右看。十二岁的她,逃荒之前连镇上都没去过。逃荒出来见到的都是灾民,哪见过这样的场景,好奇很正常。
经过多方打听,来到了县衙门口。花了点小钱,找到了办理户籍的地方。算上城门口花的五两,总共花了二十两银子,办理了户籍备了案。
林云清看着新的户籍,户主林云清,姐姐林云寒。进城门的那张条子,林云清就把名字给改了。找了个成衣铺子,姐妹俩从里到外带鞋子买了一套新。买了五个肉包子,姐妹俩坐在街边狼吞虎咽的吃着。林云清有种想流泪的冲动,看着周三丫吃的满嘴流油,不是,现在应该叫林云寒,姐妹俩长这么大第一次吃肉包子。
客栈里姐妹俩洗漱干净。虽说还是面黄肌瘦头发枯黄,但是精神还不错。睡了一下午,晚上两人在街上吃的饭。
次日,林云清两姐妹雇了马车。由于林云清舍得花钱,分的地方还不错,县城西北边十里地的东林村。马车半个时辰就到了。这是个靠山的村子,也是老村子还没有接收逃荒的灾民。
林云清找到村长,村长姓王,是个五十出头的老者。林云清拿着户籍和落户文书给村长看了。
王村长把林云清两姐妹领到村西边,王村长说道“你看这地方咋样?”
林云清可太喜欢这地方了,就跟村长说“地方还行,就是这宅基地多少银子一亩?”
王村长回答道“鉴于你们是逃荒而来的,也不会要太多,就二两银子一亩吧。”
林云清当即就答应了“好,我买一亩地建房子。”
王村长说“行,你们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叫几个人过来给你们量地方。”说完就走了。
这个地方是北边和西边都有山,村子都在东边。如果在这里盖房子,最近的邻居也有一里地的距离,以后就是在家做什么,别人也不会知道,隐秘性不错。
村长带着三个人过来,量出了一亩地。林云清当场给了二两银子,村长也写了收条。
林云清又问村长“咱们村有盖房子的师傅吗?”
“有啊,需要给你叫来吗?”王村长回答道。
林云清赶紧说道“那可太谢谢您了。”
王村长说道“这没啥,以后都是一个村的,相互帮忙应该的。你在这等着就行”说完就去叫人了。
村长领着一个跟他年龄差不多的人过来了,向林云清介绍“这就是咱们村盖房子的老王师傅。”相互问好之后,林云清跟王师傅商量了房子的建造。最后林云清让他今天就多找些人,明天她们带着银子再来。
商量好之后,林云清两人回了县城。去钱庄把捡到的银票换成了银子。回了客栈休息。
第二天回了村子,找到村长和建房子的王师傅。给了五十两银子,开始安排人平整地面挖地基,王师傅带人去买材料,聘请村长当监工。
现在是深秋时节,地里都忙完了,村里的人都没活儿干,来这里干活的人还真不少呢。
喜欢宿主她只想屯物资()宿主她只想屯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