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宣苦心,朕知矣!”
念及于此,帝乙淡淡道:“然,此举太过行险,不止于此。”
“若是由你上书,此策恐将寸步难行,必将迎来穰侯等人的拼死反击。”
没错,此功确实滔天,也足以让陈貂寺将穰侯魏无羡踢出丞相府。
就算魏无羡再是不甘,面对立下滔天之功的陈貂寺,他也不得不让位。
整个朝堂上下、朝野内外,也没人敢说帝乙处置不公。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穰侯魏无羡一派,才会拼了命地阻止此策推行。
哪怕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恐怕也会在所不惜。
如果别无选择,帝乙倒也不是信不过陈貂寺的忠心和手段。
但是既然还没到那一步,又何必强行给自己上强度呢?
“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啊!”
陈貂寺闻言却是大急,“功成之日,臣愿退位让贤,永守帝陵,以平天下幽幽之口。”
帝乙摆了摆手道:“非是朕信不过仲宣,而是君儿有更好的方略。”
“朕欲让太仆章少容上书,廷尉李肆总揽此事。”
“待得时机成熟,便迁章少容、李肆为参知政事,与穰侯共掌相府。”
“再以安抚穰侯为名,迁武安君公孙起为枢相,以此明升暗降,收回大秦精锐之兵权。”
“如此,穰侯之势,不攻自破,天下可定矣!”
陈貂寺闻言沉吟片刻,眼中精芒爆涨,“陛下之意,是趁此良机,鼎革朝堂,以削穰侯之势?”
太仆章少容,廷尉李肆,皆是穰侯魏无羡的心腹重臣,亦是穰侯派中的擎天梁柱。
按照这个方案,帝乙将重用、提拔章少容、李肆为相,从而换来穰侯派对“迁豪强入关中”之事的支持。
表面上是在向他们妥协,实际上却是在分化彼辈。
毕竟,谁能拒绝“拜相”的诱惑呢?
而穰侯魏无羡,又岂能容忍“相权”被别人瓜分?
但在此策之下,就算他心里有十二万个不甘心,也不敢、不能公然反对。
否则他们内部就要分崩离析,章少容和李肆必然会投向帝党。
如此一来,不仅此策可顺利推行,穰侯魏无羡也将面临众叛亲离的结果,可谓是一举两得、双赢局面。
他们帝党里外里赢最少两次,是谓:双赢!
一想到这里,陈貂寺就忍不住为这个天才般的创意拍案叫绝。
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阴损的“阳谋”。
“用君儿的话说,这叫借力打力,移星换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帝乙从容一笑,“朕早有盖独相制为群相制的念头,只是朝局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直不知该如何下手。”
“此策奇正相合,正合朕意,可谓是一举数得,岂不美哉?”
“待天下豪强入关中后,朕可尽收天下豪杰,再行拜相之事,削减穰侯党羽,从容分割相权。”
“先为左右相,再立三公九卿,最后建政事堂,简拔有功之臣,或是三五人,或是七九人,并立于政事堂中,皆为参知政事。”
“如此一来,毋须与穰侯正面冲突,亦可行罢相之实,对他进行从容处置。”
“甚至于,待得时机成熟,还可改制朝堂,改三公九卿制,为三省六部制,尽收大权于帝手,再集天下之力,从容踏平漠北,征伐南蛮,建不世之功业,延大秦之国运!”
任何帝王都有集权之心,这是刻在他们灵魂深处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