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咳了一声,道:“妾身不知太子殿下这是何意?”
她这时候是不能承认的,她是姜函亭的时候做什么都没关系,怎么出格的举动也没有思想负担,可若是作为永乐郡主顾寒亭,那她之前在马车上的举动,足以让自己钻进地缝里也不够羞的。
谢稹望着她,眼中墨色深沉变幻,情绪暗涌。
“侧妃若是不明白,那孤给你讲故事可好?”
寒亭微微低头,露出细白的脖颈,仿佛无比的驯服温顺。
“妾当洗耳恭听。”
谢稹深深的看了她一眼。
“这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隆盛十二年,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四十四章为你穷尽此生,不惜此身。……
谢稹与她相隔着不远的对坐在床榻边,面色平静的说起了寒亭实际已无比熟悉的往事。
无非是隆盛十二年,羌人大举用兵进犯边疆,隆盛帝当即便派了大将军周云海率大军前往北疆退敌,却不知怎的大军行军路线和各路布置被羌人摸了个透。
后来不仅周云海的大军慌乱应敌之下仓皇溃败,就连北疆的边城,永乐郡主顾寒亭父亲顾国公率军驻守所在的边城也被攻破,一夜之间城毁人亡,城中百姓尽被屠戮。
顾国公重伤之下携着亲卫护送了女儿和妻子出了城,留下了一封血书连着战报八百里加急秘密送往京城,之后没撑得了多久就过世了。
寒亭的母亲荣宁公主不堪打击,跟着也自尽身亡。
之后便是那封秘密的血书引起的血海滔天,上面是顾国公割破手臂亲自书写,字字泣血。
描述了羌人是如何得知了整个北疆战场的各路兵线布置,就连边城城防都无比清楚,甚至在城破当晚,军中有叛贼反水斩杀袍泽,为羌人开门,不然绝不可能一夜之间便被破了城。
而在那封血书上,顾国公言之凿凿的道,所有路线图和兵防图,只有周云海和他二人知晓,且他还得知暗线消息说周云海一直秘密与羌族有往来,种种迹象表明周云海投递叛国,那反水叛贼也定是周云海的人。
一封血书传回,顿时让朝野上下无比震惊惶恐。
还有什么比自己国家的战神大将军投敌叛国更令人难以置信,心生惶恐的事情呢?
没有人愿意相信,但是顾国公的血书摆在那里,且顾国公夫妇已死,只留下一个孤女,也绝没有必要诬陷周将军。
后来隆盛帝派了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调查此事,终是在周云海的一个下属口中得到确认,并在周云海的军帐中搜出了与羌人互通的书信,羌人许以重诺,只要取胜中原,便只要北边一十二城,南边便由周云海掌权,共治天下。
皇帝和一众大臣这才无奈相信,周大将军是真的叛国了。
叛国之罪,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