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王朝芸娘扮演者 > 第20章(第1页)

第20章(第1页)

朱元璋掩过饰非的虚荣心极强,悦美言而喜奉承。绝对不能容忍臣下不恭不敬的行径,就是对于无声的意念也不放过。他曾微服私游,进到一座寺庙之中。不料一抬头见影壁上题有一首&ldo;布袋佛&rdo;诗,其文曰:大千世界活茫茫,收十都将一袋藏。

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

这首貌似无奇的诗文大有深意。朱元璋曾为四处行乞的游方僧,天下人所共知,此诗以&ldo;布袋佛&rdo;为题,明眼人一看便知其暗喻之意。这位&ldo;布袋佛&rdo;的确过于贪婪了,竟要将大千世界收进自己小小布袋之中,岂不知这样一来就断绝了天下人的活路。诗人委婉地劝解&ldo;布袋佛&rdo;松一松布袋,让天下士民透透气,又有何妨?此诗喻意之辛辣,令人叫绝。无怪乎朱元璋览毕,血贯瞳仁,暴跳如雷,盛怒之下竟命将此寺僧人全部处斩,上演了明初文字狱最酷烈的一幕。&ldo;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rdo;用这两句现代学者的诗文来形容明初文士的境况,恐怕是再恰当不过了。专制帝王无限的权力使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草菅人命,无数饱学的文人儒士只落得俯首帖耳、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诚令后人为之浩叹!

在&ldo;文字狱祸&rdo;之外,朱元璋处心积虑地加强对天下士民思想的钳制,这突出地表现在大力推崇宋明理学及对科举考试的规范上。与滥施淫威地大肆屠戮相比,这些措施更能&ldo;触及人的灵魂&rdo;,故而要高明得多,影响更为深远。朱元璋明确地认识到&ldo;治本于心&rdo;,即天下治理在于对士民思想的控制。而且&ldo;本于心者,其用无穷&rdo;,甚至胜于&ldo;本于法者&rdo;。也就是说对天下黎民思想的控制,其有效程度要超过严刑厉法。朱元璋即位之后,大力尊崇孔子。在全面否定元朝制度的同时,却承认元朝加封孔子的&ldo;大成至圣文宣王&rdo;的谥号,多次召见孔子的后裔,称颂孔子&ldo;明彝伦之精微,表万世之纲常&rdo;,为&ldo;万世帝王之师&rdo;。他宣称:&ldo;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相并。&rdo;因而大力鼓吹《四书》、《五经》。朱元璋说:&ldo;四书五经如五谷,家家不可缺。&rdo;同时提倡程朱理学。他明令&ldo;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即程朱理学之代称)不讲&rdo;。这样,明朝初年的思想界便成为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如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习内容,完全以宋儒所注的《四书》、《五经》及朱元璋审定的《大明律》、《大诰》为本,明令诸生&ldo;笃志圣贤,潜心古训,违者罪之&rdo;。明朝规定,府、州、县学的诸生,必须进入国子监学习后才能人仕,这就使国子监(或称&ldo;国子学&rdo;)成为培养各级官吏的主要基地之一。而受过国子监教育的各级官僚,于不自觉中便成了程朱理学的信徒。

朱元璋选拔人才,最重实效,故而对科举考试的态度就较为矛盾。如洪武六年至十六年(1373年~1383年),朱元璋因痛感科举取人的无用,曾宣布停止科举考试达lo年之久,专门通过荐举之路选拔人才。然而,荐举方式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洪武十五年(1382年),当时通过各种渠道荐举的人才大量涌入京师,鱼龙混杂,难以甄别。监察御史赵仁便建议道:&ldo;今征至秀才,不下数千,宜试其能否,考其优劣,然后任之。&rdo;朱元璋无计可施,只得允许分科考试,随后任官。由此科举考试才得以恢复。但朱元璋对考试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即以&ldo;八股&rdo;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内容为题,而《四书》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集注为准。考生作文仿照宋朝&ldo;经义&rdo;之体裁,仿真古人语气发表议论,文句采用排偶的形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文体‐‐八股文。八股文有特定的格式,内容包括几大部分,如破题、起讲、题比等,其中题比又称&ldo;入手&rdo;。是正文的开始。随后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四部分又称&ldo;起股&rdo;、&ldo;中股&rdo;、&ldo;后股&rdo;、&ldo;束股&rdo;。这四股中每股又有两段排偶之文。合为八股,故称为&ldo;八股文&rdo;。

史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确定&ldo;科举之式&rdo;后,&ldo;命礼部颁行各省,后遂以为永制&rdo;。从此,明代科举考试形成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即主考者选取《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为题,考生即按八股格式作文,行文议论必须以朱熹等人的注解为依据,不得标新立异,更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见,这种考试形同一种文字游戏,考生只要熟记朱熹等人的注解,依照格式&ldo;填鸭&rdo;便可。明朝洪武以后,科举考试逐步压倒荐举,成为官府选取人才的最主要途径。功名利禄的诱惑使天下读书人肆力于《四书》、《五经》的背诵及八股文的研修,为之耗尽了全部心血。想要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每位考生就必须成为程朱之学的忠实信徒,将孔孟之道作为修身立命的根本。

朱元璋如此推崇孔孟之道及程朱理学,其本人是否对这些东西顶礼膜拜、十分信服呢?答案是令人深思的。如孟子被后世儒士称为&ldo;亚圣&rdo;,是儒家思想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孟子》是《四书》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朱元璋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大为光火。如《孟子&iddot;离娄篇》有句云: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惟我独尊的朱元璋览书至此,不禁勃然大怒,这不是在骂他本人吗?朱元璋也顾不得这位圣人的面子了,破口大骂道:&ldo;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rdo;也就是指斥已故去千余年的孟老夫子也犯了欺君之罪,多亏没有落在他朱元璋之手,否则同样严惩不贷!余怒未消的朱元璋下令将国子监中孔庙里孟子的神位撤下来。左右大臣苦苦相劝,朱元璋才予以恢复。此外,《孟子》中还有不少议论也让朱元璋无法容忍,如&ldo;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rdo;,&ldo;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rdo;等等。为此,朱元璋特命儒臣删去其中不合己意者85条,编成《孟子节文》,作为诸生学习的根据,删去部分不准考生学习。对《孟子》的处理活脱脱地暴露了朱元璋&ldo;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do;的独裁者面目,他不容许任何人触犯其皇权的神圣,甚至对千百年前的儒学&ldo;圣人&rdo;也不例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