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事干完了,赵匡胤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睡觉肯定是可以睡安稳了。
不过赵匡胤睡安稳了,他的子孙后代可就睡不安稳了。
用几句以前历史课本上学来的废话说就是,宋太祖的这些措施,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由于&ldo;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rdo;,一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策和措施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ldo;冗官&rdo;、&ldo;冗兵&rdo;和&ldo;冗费&rdo;与日俱增,使宋封建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局势中。
不过,对讲这些的人,可以送他们一句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关于上述政策的长远影响,本文后面还会不断涉及,此处就不展开了。
鲁迅的《而已集》中有《文学与出汗》一文,文中骂梁实秋说:&ldo;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rdo;
徒步小时候上学,老师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将鲁迅的话奉为圭臬,言谈之间对梁实秋多有贬抑,时过境迁,如今鲁迅的文章被从课本中一一删除,再过些时日是否还有读者都未有定数,至于后人评价其文对比梁实秋的&ldo;描写人性&rdo;之作,是能&ldo;至今流传&rdo;,还是&ldo;都消灭了云&rdo;,就更是未可知了。
因为不光是文学,所有得以流传的东西,我们都能从中看到人性的体现。
夜宴之事过去不久,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三年(962)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放了一块刻字的石碑,谓之&ldo;誓碑&rdo;。
这是一块很奇特的石碑。
因为不单赵匡胤,整个北宋的皇帝都把这块石碑当成宝贝供着。
此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且门钥封闭甚严。赵匡胤下令,誓碑只在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才可启封,谒庙礼毕后,方可奏请恭读誓词。皇帝拜碑时,群臣及近侍都需远立庭中不得仰视,皇帝只能带一名不识字的内侍行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然后再拜而出。北宋的各代皇帝&ldo;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泄漏&rdo;。
除历代皇帝本人,再无任何人知道碑上所刻内容。
谜底于164年之后揭晓。1126年&ldo;靖康之变&rdo;时,攻破汴京的金军将祭祀礼器席卷而去,太庙之门洞开,人们才得见此碑。誓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上刻誓词三行:一为&ldo;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rdo;;一为&ldo;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rdo;;一为&ldo;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rdo;!
春秋以前,确曾有&ldo;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rdo;的规定,但后世几被废置。当宋太祖立下&ldo;不杀士大夫&rdo;的家法,为宋代士大夫提供了一个不那么严酷的政治环境后,才使得宋代文化超越汉、唐,而这个人性化的条文,也成为数以亿万字计的泱泱古史中最为温暖人心的一句。
古往今来,我们看到的共同创业者命运的结局,多逃不出十二字的宿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创业大功告成,老大一般思考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你说这帮跟我一起起事的哥们吧,我是杀掉呢,是杀掉呢,还是杀掉呢?
因为不管白猫还是黑猫,用不上的时候最好变成死猫。
于是我们看到,刘邦霸业功成之时,韩信、彭越、英布诸将被一个接一个以&ldo;谋反&rdo;罪名诛杀;
朱元璋称帝,火烧庆功楼,烈焰腾空而起时,多少弟兄一次性全部解决;
而屠杀功臣这一行业集大成者斯大林,在1937年至1939年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清洗,杀掉35000多名、占全军总数大半的军官:其中有5名元帅中的4人;15名集团军司令中的13人、85名军长中的57人、196名师长中的110人、406名旅长中的220人、最高军事委员会80名成员中的70人,以及11名副军事人民委员的11人。
读完如此丰功伟绩,再看赵匡胤所立三誓,虽时过千载,亦恍然如昨。
我们总在教科书上看到&ldo;以人为本&rdo;的说教,也总在电视机上看到很多被抓了快要枪毙的官员关于未曾&ldo;以人为本&rdo;所以挂掉的忏悔,但我们总是很难找出真正符合这种说教的案例。然而,我们不妨在一个秋夜静静听完那曲《秋天里》,或是想象一下那块刻着56个汉字的石碑,仰望当初的勒石者以怎样的一种姿态立于碑前,也许能真正理解&ldo;以人为本&rdo;这4个字,究竟该如何写出。
多年以后,赵匡胤开始了平定天下的大计,将周遭小国尽收麾下,而在派出征讨的大将动身之前,多半已经在开封城为这些即将被抓回来的国君造好了住宅,标准是精装修,拎包入住。
回顾有宋以前耶律德光抓走后晋出帝石重贵及其家人,北宋末年完颜宗翰抓去徽钦二帝赵佶、赵桓及全部皇室成员,这两批人被抓到北方去了之后,生理和心理都遭到毁灭性的摧残。
建隆三年(962)三月,人性的赵匡胤下了一道诏书:禁止火葬。
这是一个被很多研究者忽视的事件,事实上,意义非常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