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有记者问:
据《北汉日报》报道,昨晚宋朝皇帝驾崩之时,身边只有他弟弟一人,而且皇帝一直身体健康,因此不排除他弟弟有行凶的可能,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
赵光义略加迟疑,答道:
本人已经注意到《北汉日报》的上述报道,我们认为这些指责都是无稽之谈。你可以从本人的前述发言中找到昨晚事情的详细经过,不负责任的污蔑只能使问题复杂化。
围观的记者实在听不下去,全部退席。
面对三种迥然相异的报道,徒步渐渐发现已经无法分辨真伪,真正的真相,也许只能寄希望于从故纸堆中翻出斯诺的《漫长的大宋》,从中找到太祖身边人物的第一手的记载。
此时,在这个大雪初霁的清晨,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的赵光义的脸上绽放着从未有过的欢笑。我终于胜利了,这是我应得的,我付出了努力。我已经证明,在囚徒困境里,只有选择背叛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可他很快发现有些东西不对劲。因为他感觉似乎有一双不知来自何方的眼睛盯牢了自己,眼睛里写着几个汉字:你大哥怎么死的?
同月,赵光义改名赵炅。这个&ldo;炅&rdo;字很精妙地表现了赵光义此时的心情,一团火上面架着一个太阳,那么这团光芒被压制的火多少是有点郁闷的。徒步窃以为,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赵囧,可能会更加精确一点。兄长赵匡胤虽死,但余威尤烈啊!
大哥是怎么死的?这种问题回答起来当然是很不方便的。但赵光义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虽然没读过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却也很准确地把握了他所要解决对象的弱点。
赵光义即位第二天即宣布大赦天下,并在继位一个多月后,就匆匆将只剩十来天的开宝九年改元太平兴国元年;而且完成了赏赐百官、大赦天下、加封皇室、人造神话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举行了登基以来第一场科举考试,一次性录取进士近五百名,超过太祖在位十年的总和。赵光义看着进士们仰慕天威时略带拘谨的眼神,想象着日后从他们手中写出来的史书上已经不会再有《皇家躲猫猫》的痕迹,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忙完这一切,赵光义认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都已经得到了安抚之后,开始了主动出击的步伐。
而赵光义的出击,就是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于是我们就看到《宋史•太祖本纪》上出现了如下的记载:(太祖)每对近臣言:&ldo;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rdo;赵光义将大哥对自己的这句评价看得甚高,甚至自己太平兴国的年号也是取自此&ldo;太平天子&rdo;之语。
从常理分析,赵匡胤很明显是见过世面的人,不太会从一个人走路时候表现出来的怪异姿势(龙行虎步),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异象(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就推算出他兄弟这么光辉的未来,更何况这个香孩儿20版的异象,连真假都不能确定。
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官修的史书中,赵光义对这些细节问题撒了谎,并且谎言一直影响到了后世元朝的史书编撰者。
赵光义又将全国范围内精通天文术数、占星算命的人全都召往京城,统一考试,通过观测数据,能够算出日食、月食、二十四气者得以留下,而滥竽充数者则吊起来打,打完了流放沙门岛。
很多人对赵光义的行为表示不解,因为前面三十多年并没见他对天文学表现出过很强烈的兴趣,莫非打算从太平兴国年间开始要振兴天文学,发展太空计划了么。
赵光义这么做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据说就在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的晚上,私习星相天文之学的马韶曾经找到赵光义的亲信程德玄,告诉他&ldo;明日乃晋王利见之辰&rdo;。从随后发生的事实来看,这位马天文学家观天象算卦准确率高达100,因为就在他预见&ldo;晋王利见之辰&rdo;当天,赵光义就从晋王变成了皇上。马韶一个月以后就被任命为司天监主簿,最终官至太常博士。
赵光义知道,虽然这帮人办正经事不行,散布一点谣言还是没问题的。于是不久之后,京城开始流传着一个伟大的传说:
昔年战火袭来之时,杜太后曾经将赵匡胤、赵光义兄弟装进篮子挑在肩上逃难,路遇神仙陈抟,陈抟大发感慨: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担挑。预示着赵光义在两三岁时候就被神仙认为是真命天子。
于是宋人的眼前很快浮现出这么一幕奇特的场景:赵匡胤的母亲气喘吁吁地挑着一根四米长的扁担狂奔逃难,一头的篮子里装着两三岁的赵光义,另一头的篮子里装着十四五岁的赵匡胤,轻重差别极大;为了保持两头平衡,她将身体置于扁担的四分之一长度处,也就是一头三米,一头一米,姿势极为怪异。
纵然陈抟作为神仙见多识广,见到一人这么扛着扁担还是吃惊不小,连忙上去搭讪:杜大姐,逃命哪?杜太后急于赶路,瞥了神仙一眼,挪了一下肩膀,并不言语。
陈抟看着杜太后远去的脚步不禁感慨:好销魂的背影!
宋人一齐大骂:好扯淡的传说!
三年之后(981),九月,深夜。
微弱的灯光照映着墙上两个中年男人的身影,烛影摇曳,人语低沉。窗外清风习习,似有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