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件 > 第140章(第1页)

第140章(第1页)

从六十年代以后,中国海关一直控制在英国人手里。在俄法借款谈判过程中,法国向俄国提出,作为借款条件,由俄法两国的银行团建立联合组织,对中国的国债实行管理。法国认为,海关掌握在英国人手中,以海关收入作为抵押并不可靠,必须另外建立一个驾临于海关之上的组织,才能监督中国还债。这个方案,实际上就是要垄断中国的包括海关税、地丁、厘金等在内的全部财政收入,排斥英国在华势力。在借款合同签订的第二天,俄国财政大臣维特邀请法国金融资本家共同组成&ldo;华俄道胜银行&rdo;,负责对中国的贷款。这个银行在当年十二月背着清朝政府拟订了一个章程,由沙皇批准。这个章程规定,华俄道胜银行的业务是:在中国境内承包税收;经营有关中国国库的各项业务;在中国政府授权之下,发行货币;偿付中国政府所负的债息;修建中国境内的铁路及安装电线等等。这个章程显然是更发展了法国原提的方案,后来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全部实现,但这些打算是沙皇俄国始终没有放弃的。

在1896年第二次大借款中,法国财政部长要求法国银行垄断组织承揽这次贷款,向它保证,法国人可以在中国海关内占优势。英国的赫德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焦急地说:&ot;法使力促总理衙门接受法方借款,条件之一是法国管理海关。如俄、法控制借款和海关,中国就须听命于他们,而不肯听任何人的话了。&ot;1英德终于争得了这次贷款权。章程签字的第二天,赫德发回伦敦的电报中说:&ot;借款签字,海关终获保全。&ot;2

第三次大借款中,海关仍然是争夺的主要目标。俄国向李鸿章提出三项借款条件,其中第一项是&ldo;中国海关税务司的职位出缺时,应任命一个俄国人充任&rdo;。英国人听到了又非常紧张。英国的《环球晚报》说:&ldo;这简直荒谬极了,对英国是一种侮辱,英国政府应断然回击。&rdo;3英国还经过它的驻华公使,通知总理衙门说:&ldo;不论借款与否&rdo;,英国&ldo;政府决定&rdo;,中国海关&ldo;总税务司的职位,必须永远由一个英国人来担任。&rdo;4英德续借款合同中特别规定:&ldo;此次借款未付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务应照现今办理之法办理&rdo;5。按照这个规定,英国人将霸占中国海关至少到1943年。

三次贷款的还款年限,头二次为三十六年,第三次为四十五年,而且都明确规定,不许可提早还清。这种规定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新现象。可见这些贷款不是资本主义国家通常的经济贷款,而是垄断组织的资本输出;它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更主要是追求政治特权,是要把借款作为勒索和长期霸占中国主权的一个手段。英德在两次贷款中,都规定在全部还清借款以前,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不能作任何改变。这就是说,在所规定的长时期内,海关必须由英国垄断。这类规定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防止中国&ldo;借债还债&rdo;,也就是:甲垄断组织防止乙垄断组织用资本输出的方法来夺取它在中国已经和准备占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国际垄断组织向中国的贷款,除了进行政治上的勒索以外,还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研究了这三次大借款的人指出:在这三次大借款中,&ldo;俄法借款的利息率形式上是年息4%,打折扣后实交额的利息率就是425%,到1910年按所欠银数核计就达年息567%;从1895年至1934年偿清时止,所得的利息合计达库平银117,940,60677两,比所付本金超过1302%。英德借款的利息率形式上是年息5%,实交额的利息率是526%,到1910年按所欠银数核计就达688%,从1895年到1932年偿清时止,所得利息合计达库平银141,165,83201两,比所付本金超过1527%。英德续借款利息率是年息45%,实交额的利息率则达54%,到1910年按所欠银数核计就达705%,从1898年至1934年间所付利息达库平银133,123,84306两,已超过本金1648%(照借款合同,本息须至1943年始能偿清,尚有九年本息,因缺乏资料未列入)。&ot;1这就是说,仅就利息一项来说,已超过本金一倍以上。此外,还有操纵外汇兑价,在交款时少付银两,收取本息时多收银两所取得的差额利润,再有,发行公债所取得的差额利润,为数也很大。

--------------------------------------------------------------------------------

1当时的借款在支付时都有折扣,例如名义上是一亿两的借款(按照此数计息还钱),实际上只付九千五百万两,扣除了百分之五,这就是九五扣。

1《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页732。

1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页421。

1《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七编,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页206、208。

2同上书,页213。

3《中国海关与英德续借款》。《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八编,页25。

4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胡滨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页229。

5《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页735。

1徐义生:《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的外债》。《经济研究》1957年第四期。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