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白说这本书讲了什么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蚁巢,白蚁是没有建筑图纸的。一开始它们也会杂乱无章,忙得千头万绪,从最基层开始不断试错。试着试着,就越来越规范了。它们不依靠远见来完成规划,而是如邓小平老先生所言,&ldo;摸着石头过河&rdo;&ldo;不争论&rdo;&ldo;去试&rdo;。

坦白说,如果现在有谁评价邓小平有超级远见,看清了几十年后的中国,我认为他是撒谎。邓小平真正的远见,是知道不能做什么,应该解放什么,同时顺应人性,这是他最伟大的地方。

改革初始时,强调&ldo;摸着石头过河&rdo;。谁都喜欢有远见,谁都喜欢有长期的规划,实际上可能吗?社会主义最初实行计划经济,著名经济学者哈耶克认为,这是人类最糟糕的自负。真正的稳定是动态中的稳定,不规划长期目标,不断在动态中调整。原来老子早就总结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后面还有,&ldo;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rdo;喜欢轻易许诺的,一定常常失信于人;凡事都以为简单的,最后一定会遇到很多挑战过不去。所以圣人以敬畏之心面对每件小事,结果对他而言,没有真正的难事,都能过去。

老话说&ldo;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do;,我认为这个&ldo;心&rdo;指的是敬畏心。即便最熟练的事,也当作第一次去面对。

足球场上,教练的远见是什么?他并不知道换了谁就一定能进球,但他知道此时要换人去打破僵局了。同时足球教练的远见是动态的,要根据对方谁受伤了,突然出现什么意外了,及时改变规划,让对方来不及调整。

我到了现在这个岁数,也越来越明白,十年规划、五年规划都太远,但眼前有什么事,我会极认真地把它做好,而且不管多大的事都先从小处做起。

生也柔弱,死也坚强

第六十六章很有意思,涉及我们做人。&ldo;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rdo;江海是最辽阔的水域,海纳百川,它为什么能成为百谷之王呢?因为它比别人低。

&ldo;海拔高度&rdo;是以海平面来计算的,海平面的海拔高度是0,它的低,成就了它的辽阔。这跟&ldo;上善若水&rdo;的含义是接续的。

那我们做人呢?一定要以逞强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吗?恰恰相反,真正的高人是柔弱的,谦卑的。

到了第七十六章,老子的观念越发明确了,&ldo;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rdo;

人刚一出生的时候,软软的,我们当过父母的都知道,孩子交到你手里的时候,抱得格外小心。而人死了是什么标志呢?全身都僵硬了。草木只要活着,你轻轻一捏,都能渗出水来,而死亡时花也枯了,枝叶也干了。所以老子得出结论,强硬是死亡的信号,柔软是生的气息。

国家、单位、个体莫不如此。

那天一个朋友对我讲,他当初总是接待唐山的一位企业家,到北京只住王府饭店,而且必须总统套间。那时他生产一种新的中药,火透了,大把挣钱,然后四处投资……现在呢,他再到北京,得指着过去的老朋友请他吃饭,给他安排住处。他本人早已破产,而且欠债无数。那时总逞强啊,觉得自己什么都能成,&ldo;故坚强者死之徒&rdo;。

生活中为人处世,要甘愿低人一头。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道德经》将要结束之处,我的汇报也该结束了。第八十一章,&ldo;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rdo;前十六个字送给朋友们,后八个字给我自己。

有真知的人是不会假装博学、四处炫耀的,只有像白岩松这样的人,还敢给人开讲,好像懂得很多,其实知之甚少。所以坦白说,这是我第二次颤颤巍巍地讲《道德经》,不敢说真懂了。如果大家觉得有些地方还挺有趣,我满足了;觉得无趣,那是我讲得不好,不是《道德经》不好。

最后,老子以十四个字作为结束:&ldo;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rdo;自然的规律,唯有利而无害。人生的大道理,认认真真去做就好了,没必要争。

这就回到最初,我所谓的人们对《道德经》的误读。不争意味着消极吗?当然不,它只是一种方法论。让每个人都积极面对该做的事,放下不必要的争端,并且接受一切结果。

2014年住建部

自己的读后感

在《道德经》各种注释及评介中,陈鼓应教授的版本最得我心。

2015年,陈先生八十,见到他是在春天。眼前的陈先生已无青壮年时在台湾、美国为民主自由呐喊的锋芒与锐气,笑容满面,是一位和善的老人。

只有思考从未停止。他对我说:今人虽有百度、谷歌,获取资讯与知识极容易,但有识无智,只有知识却少有智慧。古人获取知识不易,但多智少识!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在这个知识泛滥并易得的时代,智慧常常要向回找。可能是现代人都盯着屏幕,古人只能仰望星空吧!

说起来有趣,陈鼓应教授年轻时,在台湾是研究尼采哲学的,在六十年代,由于屡屡为民主自由发声,终被大学解职,丢了饭碗。困顿时,好友让他参与古籍整理,并能预支稿费,这等于雪中送炭,解了他生活方面的燃眉之急。本是帮忙,却也让他走进老庄世界,并与深藏其中的自由之气一见钟情,终成《老子今注今译》与《庄子今注今译》,引领众人走进老庄世界。

七十年代,他去了美国,自然少不了参与&ldo;保钓&rdo;运动;八十年代,他又出乎意料地回到大陆,在北大任教多年,并被邓小平接见。一路上,身后的掌声与嘘声不断,他似乎都不管不顾。

&ldo;独与天地精神往来。&rdo;先生不止一次提到老庄的精神核心。

的确,千百年过去,在老子庄子的哲学中,常常让你读出更现代的气息来。老庄之学,是中国少有的充满着自由与民主精神的哲学。可惜,历史长河中,它被习惯性地误读并长久边缘化。

沟通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学会讲一个好故事

柏拉图说:&ldo;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rdo;

传播,归根到底,就是给别人讲一个好故事。

被颠覆的金科玉律

我到各种媒体讲课,做过无数次调查,&ldo;学新闻专业的请举手&rdo;,举手的往往不超过三成。我到《新京报》讲课,新闻专业的记者都不到四成。

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什么专业都可以做新闻。但是当你到了罗马的时候,要补一补新闻的专业课,你要熟悉学新闻这条路两边的风景和规矩。

补什么课呢?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用了一个学期进行&ldo;新闻导语写作训练&rdo;。导语是什么?导语就是对新闻内核最精炼的浓缩。八十年代的新闻专业教育,写导语讲究的是五个w:什么人(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