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白说这本书讲了什么 > 第55章(第1页)

第55章(第1页)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朋友也要明白,你殚精竭虑地付出一生的努力,时代的病状依然不会彻底消除。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问题。唐朝、宋朝、清朝都曾是盛世,但如果你能穿越回当时那些知识分子云集的酒馆,会发现他们也同样忧心忡忡。忧心忡忡是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

中国这列火车,我们希望它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但是别忘了,一定有人拦在车的前面把它往回推,也有人在侧面瞎推。更可气的是,还有相当多的人,坐在车顶上,事不关己。这是一个非常残酷但必须接受的现实。好,我们接受。但在接受的同时,确保自己是向前推动的人群中的一分子就好了。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己的读后感

去发改委谈改革,还呼吁多推动改革,好多人听说后嘲笑我:胆儿挺大的啊?那是2012年1月份,十八大还有近一年才开,&ldo;改革&rdo;与&ldo;中国梦&rdo;还不是热词,有机会进发改委,当然要说说。

现在,这两个词已经大热,很欣慰,但也到时候该谈谈别的了。

2015年春节,我给朋友自创短信贺年,最后我对新一年的祈愿,用了三个&ldo;开&rdo;:开放、开明、开心。

当改革重新热起来,并向深水区挺进的时候,我发现&ldo;开放&rdo;二字被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可别忘了,中国改革的起步,&ldo;改革开放&rdo;是不可分割的黄金组合,甚至从某种角度说,开放,正是改革的一部分。

今天再提开放,不仅是开国门建特区的问题,更在于心灵、头脑与思维意识的开放。这些年,中国进步很大,相当多的人自信起来,这是对的。但如果自信到自以为是、封闭及老子天下第一的状态,那就错了。

而开明是期待中国能真的自信,因此更包容更多元更让人有安全的自由感。如果很多人都是担心、顾虑,说言不由衷的话,那时代与个体又如何真正地开心呢?

只有更开放更开明,我们才会更开心。

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ldo;贼没文化,损失巨大。&rdo;那么一个民族呢?

&ldo;贼没文化,损失巨大&rdo;

我先编一个故事,不妨把主人公设定成冯骥才老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机还很值钱,冯老师家不但有电视机,还有很多字画和文物。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冯老师:&ldo;您家四门大开,好像被人偷了。&rdo;冯老师说:&ldo;惨了,我的字画!我的文物啊!&rdo;可是等冯老师赶回家中,惊讶地发现,小偷把电视机和录像机都搬走了,字画和文物一样也没动。

冯老师对赶到的警察说:&ldo;给你一千元钱,抓到小偷的时候替我谢谢他。&rdo;因为小偷拿走的那些东西都没字画和文物值钱。

警察走了,冯老师坐在沙发上说了这样一句话:&ldo;贼没文化,损失巨大。&rdo;

好了,贼没文化损失巨大,那么一个民族要是没文化或者不弘扬文化,该有多大的损失呢?

文化就是民族的故事

柏拉图说过这样一句话:&ldo;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rdo;我一直在想,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什么才是那个民族的故事?是文化。

有人或许会说:&ldo;不,我们有gdp,我们有钱,我们有高楼。&rdo;但如果把一个民族比喻成一个人,gdp、钱和高楼是这个人身上的外套和脸上的气色。气色好当然好,但是骨子里没有文化,脑子里没有思想,不管外套穿什么名牌,你都不可能成为名牌。

一个民族若有故事,可以解决这三个问号:因何而著名?因何而流传?因何而有用?

我从第一个问号讲起。

前几天我去了德国的莱比锡。莱比锡有博览会,还有保时捷的生产基地。但是到了那里没有人向我们提这些,他们首先提的是巴赫。巴赫在那里生活过二十多年,瓦格纳在那里出生,门德尔松在那里出任乐团指挥,并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每个人都对这一切如数家珍。莱比锡的街道上有许多金属做成的音符,那是地面的路标,指引你通往一个又一个故居。

见到莱比锡市长的时候,他极其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这座城市因巴赫而闻名。我们问市长:&ldo;莱比锡将来要打造成德国东部的著名城市吗?&rdo;市长回答:&ldo;一个拥有巴赫的城市,怎么能只满足于成为德国东部的著名城市呢?我们要成为国际著名的城市。&rdo;他们的底气源于巴赫在那里生活过。

第二个问号:因何而流传?

我去浙江南浔古镇时,当地人自然领我们去了藏书楼。在藏书楼,讲解员是这样介绍的:&ldo;中国人常说&lso;富不过三代&rso;,你们看,这家第三代就出了个文化人。&rdo;我一听特郁闷。

第三代这个文化人要开始败家了。他爱书成痴,把前两代积累的巨大财富全买成了书,一共有十七万册孤本、善本,建成这座藏书楼。现在,这座藏书楼是南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浙江图书馆的分馆。周恩来总理在解放南浔之前专门有一个批示,告诉解放军这里有座藏书楼,不许炮火轰击,要保护。

即将离开藏书楼时,我们说,幸好第三代是个&ldo;败家子&rdo;,把祖辈积攒的金钱都&ldo;败&rdo;成了文化,让这个家族因此流芳百世。

因何而有用?大家都知道《富春山居图》。

几百年前,在富阳郊区的深山老林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开始画《富春山居图》。我相信那个朝代的&ldo;城里人&rdo;也都在忙着做些&ldo;有用&rdo;的事,赚名赚利,歌舞升平。而这位老人,独自在山林中守着孤寂作画。

几年之后,作品完成了。他自己大概也觉得&ldo;无用&rdo;,便将它送给一位名叫&ldo;无用&rdo;的僧人,该画因此得名&ldo;无用师卷&rdo;。

几百年过去了,那些功名富贵都已烟消云散,一幅&ldo;无用&rdo;的画,却为这座古城带来了扎扎实实的声名和利益。这就是文化的&ldo;无用之有用&rdo;。

在作品里知道,这就是中国

我们这一两代中国人,是没有&ldo;故乡&rdo;和&ldo;故居&rdo;的,一直都在迁徙。

也许能看到父亲领着儿子指着广场上的地砖说:&ldo;你爸当年就住这儿。&rdo;1994年,冯骥才老师为了保护天津要拆的街巷,组织一百多位摄影师去拍照。最后房子拆了,艺术家把它们留在了无声的作品里。

还有韩美林老师和其他很多艺术家,他们也在为我们保留过去的故乡,创造未来的故乡。真的,很多年后,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你看到这本书或那幅画的时候,你会知道这是中国,你走不丢的。

多年前有一位中国的文化人,离开了祖国,认为自己从此将成为一棵没有根的树。几个月之后,他走进国外的一家图书馆,在馆藏的典籍中看到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在那个昏黄的充满旧书气息的空间里他号啕痛哭。他突然感到安全了,自由了。这不就是中国吗?自己没有离开它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