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头。
从北城回来的陈冬月,并没有回康王府。
她先去了趟府衙,要求见下孟知府。
可孟知府的师爷却说他病得起不来床,有什么事儿,找孙大人就行。
陈冬月只得骂骂咧咧地又去找了孙大人。
好在孙大人最近事业心很强,孟知府越是支棱不起来,他就越是要在衙门里刷存在感。
听说打从宵禁开始,老孙头都已经住府衙了。
孙夫人让下人把被子铺盖都给孙大人送衙门里来了。
所以这会儿在衙门里头找孙大人,那简直就是一找一个准。
见到了孙大人之后,陈冬月便直接表明了来意,
“老百姓最要紧的还是肚子,但是城外情况又比较复杂,想要取消宵禁,一时半会儿估摸着也不太行。
我的想法是,趁着南门外围着的人,暂时退远了,咱们得想办法,先偷偷把兴民仓的粮给运到城里来。
偷运进来的粮食,咱得平价卖给老百姓,要不然我怕外头还没打进来,城里头倒先乱了。”
“来来来,你随本官来!”孙大人突然站起身,打断了陈冬月的话,然后撩起了官袍就往议事厅外头走。
陈冬月问他去哪儿,他也不说,只让陈冬月跟着他走就是。
片刻之后,两人到了衙门监所门口。
“进去瞧瞧。”孙大人打开了监所办公房的房门,“里头是不是你想要的东西。”
闻言,陈冬月探头进了办公房,然后惊呼道:“呀!孙大人是什么时候把粮食给运进城的?!真正是料事如神,百姓的好官呐~~~~”
陈冬月的彩虹屁,从来就是说来就来。
不咋值钱。
“圣驾到咱们聊城之后,本官就立刻让人去把粮运进城了。”
孙大人不无得意地欣赏着陈冬月惊讶的神色,
“本官官场沉浮多年,一看这阵仗,就知道要出事。所以动作确实快了那么一点。”
“好好好,”陈冬月搓手不已,“那这粮食,就让麻经承安排下,每个巡逻组都带出去一点,沿途叫卖便是。
反正巡防是全城都要走的,这样老百姓就不用出家门买粮了。”
“行倒是行,”孙大人点头道:“就是。。。。。。。。孟知府那里。。。。。。。”
“没事,孙大人且先吩咐麻经承去办就是,对了,巡检司的巡逻队也能带粮食,一会儿我让孔杰来找您。
孟知府那里,要是问起来,您就说是。。。。。。。宋柯为了稳定城内百姓的情绪,逼您这么干的。”
关于让宋柯背锅这件事儿,陈冬月是干习惯了的,是真的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
她甚至还觉得,如果宋柯知道的话,肯定也会同意她的想法,夸赞她的做法。
毕竟他也不敢不同意。
孙大人一听有宋柯背锅,胸脯便拍得‘砰砰’响,说老百姓的口粮交问题,交给他解决就是。
但是。。。。。。。如果贵人们问起来,还请陈冬月替他美言两句。
陈冬月也学着孙大人一般,胸脯拍得‘砰砰’响,直说这事儿没问题。
说真的,孙大人虽然不是什么太好的官员,但是单单在把粮食及时运进城这件事上来说,做的确实不错。
替他在贵人面前说两句好话嘛。。。。。。。看孙大人后面表现再说吧。
办妥了老百姓买粮的事儿,陈冬月便离开了衙门。
但是,她依旧没有回康王府,而是跑去了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