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辚辚,秦骁问道:“最近朝里可还安稳?”
“回陛下,一切如常。”
“朕看了你们的奏章,西北地区糜烂至今,还是没找到合适将领吗?”
“回陛下,已经找到。朝中原河南总兵杜预调至老龙口,任西川总兵。浙江布政使张言任三边总督,不日即将赴任,因还未来得及上奏章,陛下就回来,也就不用麻烦了。”
“这两个人朕同意,不过老龙口地区位置如此关键,千万不能再出现其他麻烦。”
李长阳连忙点头:“陛下说的是,这次已经提前安排了提刑使等人,绝不会再出现之前的情况。”
秦骁抚着扶手道:“单如此还不够。但是……”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摆手:“朝廷缺钱,如今说什么都是徒劳。”
李长阳道:“陛下,朝廷既然缺钱,臣看是不是多加些赋税?江南地区繁华,富商大户多,多加些税也没太大影响。”
“胡说,这条不用考虑。朕来想办法。”
李长阳不吭声了,还能想什么办法?朝中最近总有人上书,请求陛下节衣缩食,不要铺张浪费。这些奏章只是寻常说说而已,一个皇帝,节衣缩食能对朝廷有多大影响?不还是那样吗?
所以这些奏章他连看都没看,直接就送到司礼监,留中不发。
又问了些问题,秦骁才点点头,看起来他们处理得还是不错,“李阁老,内阁两个人是不是有些少了?”
李长阳道:“确实有些少,当再补一人。内阁多少并无定数,但两人确实难以平衡。”
秦骁道:“朕以为,内阁当增加至七人或九人才可。”
李长阳吓一跳,开什么玩笑,这么多人,任何决策也别想做了,光扯皮就得浪费很久,三人五人都可以,七人九人就太恐怖了。
这等于在朝廷上又搞一套,岂不是更加效率低下?
“陛下,内阁人在精不在多,七到九人是不是太多了?臣以为当无必要,反倒扯皮争论偏多,而且遇到大事该如何抉择,也难以平息争论。”
秦骁道:“朕考虑的是,现在内阁眉毛胡子一把抓,许多事情不怎么精细,出了事情又无人管理,且当今官员又喜欢空谈,胸中实无一策。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有什么用?
所以朕要设如此多的内阁,其意在精细划分国政,首辅负责总揽全局,其余人各管一摊,哪里有问题就问责谁,总好过现在权责不清晰。”
内阁原本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并没有任何实权,而且与六部也不是统属关系,可是后来内阁逐渐权力增大,凌驾于六部之上,拥有票拟权后,更是形同后世的常务总理。
既然如此,干脆就把这个机构从法律层面上理清,内阁凌驾六部,六部从属内阁,军事、监察、财务也独立,此举看似增大内阁权力,可实际上是缩小的。
兵权、财权握于皇帝之手,那么内阁其实就是处理日常事务的小官,算不得什么大官。如此一来,可以保证权力的平稳运行。
后面秦骁还想着要搞出来五年一届,这么做主要就是尽量消除个人影响,从而形成集体决策,哪怕换了人,对政策的长期性也几乎没什么影响。
当然其中利弊很难说清,但秦骁就是打算这么做,无他,这样集权远比皇帝集权要来得更有效。
李长阳自己也没什么主意,道:“陛下,此举过于惊世骇俗,臣以为当慎重。”
“此事尚未有人知道,朕也是跟你说一声,回去好好考虑,过几日,朕与众卿商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