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显不耐烦了,抬头对下头道:&ldo;怎么?谁规定了民不能告官?你们谁有冤屈,朝堂前头有一个登闻鼓,随时可以敲。&rdo;
提起登闻鼓,再瞧瞧丝毫无损的林翼,夏时尖声道:&ldo;孙大人掌管登闻鼓,难道不知前朝规矩,敲登闻鼓者需打一百大棒的杀威棒吗?咱们怎么瞧着这林翼不像是受过刑的?&rdo;
孙显一大早被叫来听堂,本就一肚子不耐烦,见夏时反驳自己更是不悦,瞪眼道:&ldo;咋的?前朝规矩有说审案前要打棒子吗?老子偏偏想审案完了之后打,不行啊?&rdo;
粉黛在人群中激动地小脸通红:&ldo;孙大人威武!&rdo;
百姓高喊:&ldo;孙大人威武。&rdo;
孙显站起身招手向百姓致意,对着夏时冷笑道:&ldo;瞧见没,民意!&rdo;
夏时得罪不起孙显这混不吝,对林翼道:&ldo;你继续说,告林尚书何事?&rdo;
林翼知道今日非同小可,不能情绪用事,条理清晰高声道:&ldo;林尚书是小的叔父,十四年前在柳州任县令之时,杀害了前来投奔的祖父祖母和父亲母亲,此人罪行滔天,罄竹难书。&rdo;
夏时冷哼一声道:&ldo;胡闹,林尚书是国之栋梁,怎么会弑父母兄长呢,你可莫要胡乱攀咬。&rdo;
小太监忙道:&ldo;这是东厂督主夏总管,因此案牵连国家重臣,皇上特命其来监案的,你还不老实招来。&rdo;
林翼磕了一个头道:&ldo;夏总管明鉴,小的有证据表明林宗德杀父母兄长,这是家父临死前的血书,请总管过目。&rdo;
小太监将血书送了上去,夏时扫了一眼冷笑道:&ldo;没名没姓的,谁知道你从哪里弄的血写的,这个也叫证据?真是可笑!&rdo;
一旁的小太监附和道:&ldo;若这个是证据,回头咱们也写个一百张两百张的,到处告去。&rdo;
另一个小太监则道:&ldo;你说你是林尚书的侄儿,你便是林尚书的侄儿?这上头写着当时你才四岁,四岁的孩子记得什么?这也能作为人证?&rdo;
林翼再拜道:&ldo;小的有家谱为证。&rdo;
夏时哼了一声道:&ldo;家谱这东西是死的,今日你得了,明日被我得了,这谁说得准?&rdo;
粉黛小脸气得通红道:&ldo;死胖子一个太监有啥家谱?&rdo;
青鸢和瑞珠连忙拉着她不让说,东厂督主即便不得势,也不是随意可以得罪的。
好在夏时并没有听见。
林翼无奈瞧了一眼袁彬,果然袁大人和闻姑娘说的都一一验证了。
怀公公在一旁道:&ldo;听闻林府老家虽然遭了灾,但还有一两个旧日邻舍,袁大人不妨让他们上来瞧瞧林翼是否真是林大人的侄儿。&rdo;
袁彬吩咐:&ldo;带赵老伯。&rdo;
衙役将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带上来,那老头上来便磕头,袁彬问道:&ldo;下跪者何人,与林府是何关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