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卿眼下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官员,作为皇族子孙的朱之钎,把子孙后代安插到胡虏卫指挥使麾下效命,那是天经地义之事,谁敢说自己背叛了朝廷、没有气节?
已经八十多岁的朱之钎,还有几年活头,他此时能做的就是尽量给后代子孙谋取一条活命的康庄大道。
革命军头领姬国卿经过高人指点,表现得出神入化,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这样的人,才仅仅十七八岁,其前景可谓是不可限量。
早早地跟着这样的人,等到一统江山后,那都是肱骨栋梁之臣,比起区区的宕昌县子爵位来,眼下的爵位可以忽略不计。
宕昌县连代表皇族的朱公子都投靠了革命军,宕昌县的县令等还有什么顾虑的。
在阶州的侯爷朱徵镞也听取了三哥朱之钎的劝说,跟革命军精诚合作后,舟曲县的朱仲镐也主动向革命军示好。
至此,包括宕昌县、舟曲县、康县、文县、阶州等各地,都得到了“和平解放”。
眼下是农耕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
此后,能不能保证革命军和革命区百姓挨饿不挨饿,就看春耕搞得怎样。
二月二十一,发放革命军、公职人员等工资后的第一天,也是凤县清兵撤离革命区的第七天,姬国卿发布了全面对宕昌县、舟曲县、康县、文县、阶州、天水等地进行土改的命令。
同日,成立阶州市和天水市。
凤县、两当、徽县、西和县、西汉县等五地归天水市管辖。
成县、礼县、宕昌县、舟曲县、康县、文县等六地归阶州市。
革命指挥部暂时还留在西汉县,革命区的中心也就暂时还在西汉县。
二月二十六,革命区革命指挥部召开了新年第一次协商会议,主要是讨论将革命军的旅级编制扩编为师级。
管辖两个州(两个市)超过十个县,人口超过三十万,达到了三十一万多人,拥有的刀枪兵器超过了三万件,弓箭铠甲等也达到了一万件,战马达到三千五百匹。如果想把这些装备全部配备到军的话,革命军此时能编制出一个军三万多人的队伍来。
由于革命指挥部依然穷困,无法支付太多的工资,为压缩开支,革命指挥部只能缩编为一个师,一万人左右的军队。
毫无疑问,这一次姬国卿直接晋升为师长,崔老憨、曹忠、张长有三人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晋升为旅长。
另外由于战马有了足够的量,跟以前一样,在三个旅之外编制了一个骑兵旅,萧凌依然任旅长。
最大的变数就是,姬国栋直接越过了旅,提升为师部参谋。
能够不用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弹就把天水的八千多兵马,尤其里面还有五六千的大顺老营兵改造为合格的革命军战士,姬国栋功不可没。
唯一有些不忿的可能就是崔老憨。
作为昔日的三团团长,带着三团三个营和一个侦察团及民兵战士打败了五千入侵的清兵,缴获的战马达到一千一百多匹,此时仍然没有进入革命军的最核心——姬国卿的身边师部,却被姬国卿调到阶州市任二旅旅长,由曹忠到徽县成立一旅指挥部,任一旅旅长。
姬国卿这样做,分明是逐渐将自己边缘化。
会议全部结束后,崔老憨才高兴了起来,因为自即刻起,所有的旅长都不需要到住所去,都可以留在西汉县师部,充当“副参谋”。
革命军逐步壮大,团一级的将领已经能够独当一面,革命军四个旅(包括骑兵旅)十二个团,每个团都超过了一千兵马(骑兵旅除了一团留在师部外,其他两个团六个营、十八个连,根据需要,每个团都最少配置了一个骑兵连。
像凤县、成县、阶州、宕昌县、舟曲县、天水市这些“边境”窗口地域,都配置了两个连的常备骑兵。骑兵一团留在师部,随着根据战况支援任何一个团。
目前,只有一旅的一团(驻守凤县、徽县、成县三地)陪着了三个连的火枪和手榴弹。
阶州市另外的几个县,都处于大山之中,面对的是汉中的贺珍和四川的张献忠。
贺珍眼下属于大顺阵营,跟革命军关系相对暧昧,不会跟革命军交手(姬国卿不知道真正的历史上贺珍曾经背叛过李自成,充当了一阵子清廷的走狗)。
至于四川的张献忠,此时缠绕着他的几支明军比如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已经让张献忠焦头烂额了,短期内不会到革命军来生事。
当今的革命军,主要的防务还是针对清兵。
陈仓故道,也就是嘉陵江上游流域各县,驻扎了革命军的三个团三千多兵马,配置了三百多支火枪和一千多颗手榴弹,用来主动进攻颇为不足,用于被动的防御战堪称绰绰有余。
天水市面临北方可能到来的清兵攻击,又没有多少屏障可供防御,必须配备大量的火枪火炮和手榴弹。
以后,天水市周边各县,很可能成为革命军应对敌人的主战场。
既然革命军已经走出了西秦岭山,来到了丝绸之路的大通道上。向东暂时不考虑,因为东边有强大的清军,向西挺进,是革命军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因为西部有革命军需要的大量战略资源。
如果革命军拿下了陇西、兰州等重镇,姬国卿就可以考虑将革命军的重心转移到兰州。
兰州附近有大量的矿藏,开采起来难度比成县小了不知多少倍,运输起来更加容易,拥有了河西走廊后,西域各国的商旅可以不用到中原去,在革命区内就能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