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舒简走到饭桌前坐下,接过宋逢辰递过来的碗筷,问:&ldo;它怎么招你了?&rdo;
宋逢辰咬着鸡蛋,抬起筷子指了指阳台上的金银花,把方才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
徐舒简吃面的动作一停,顺着宋逢辰的目光看过去:&ldo;灵物?&rdo;
他眨了眨眼,回想起自家这株金银花的诸多不同寻常之处,惊讶之余大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ldo;宣成子见多识广,应该知道这株金银花的来历,等会儿我写封信过去问问。&rdo;宋逢辰随口说道。
&ldo;嗯。&rdo;徐舒简唇角微弯,家里多出来一件听起来就很不错的宝贝,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不妨碍他跟着高兴。
&ldo;对了,&rdo;像是想起了什么,宋逢辰问道:&ldo;你知道还有什么地方回收黄金吗?&rdo;
这个年代黄金是国家专营商品,只允许银行买卖黄金制品,个人买卖黄金制品是犯罪行为,坐牢都是轻的。而国家收购民间的黄金制品主要是为了把它们变成外汇储备用于进口,至于收购价格,实在是低的可怜。
否则宋逢辰也不会这么问。
&ldo;你是想把那些大黄鱼处理掉?&rdo;徐舒简问。
&ldo;嗯。&rdo;宋逢辰点了点头。
徐舒简一向不插手宋逢辰的收入,只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他分析道:&ldo;像是这种民国时期铸造的金条,出厂量不算少,只是因为华国成立之后,绝大部分金条都被银行回收熔掉了,加上民间也有将金条融化改做首饰的传统。&rdo;
&ldo;所以像是你手里这些印有&lso;中央造币厂&rso;戳记的厂条,存世数量其实并不算多,将来肯定会成为古玩爱好者追捧的钱币藏品。到那时,这些大黄鱼就不能仅仅是作为黄金来出售,光是附加价值就能让它们的身价翻出一倍不止。&rdo;
&ldo;最主要的是,现在金价本来就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低位,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你如果现在出售这些金条,有点亏。&rdo;
&ldo;没事。&rdo;
这些宋逢辰早就考虑到了,毕竟上一世他活着的那个年代,市面上一克黄金才三百元左右,一根三百一十二克的大黄鱼却能卖到二三十万。
不过谁让他现在急着用钱呢,吃点亏也没什么,大不了再赚就是了,反正他挣钱也容易。
倒是徐舒简的话提醒宋逢辰可以留下几根金条来,就当做是给徐舒简的收藏室添砖加瓦好了。
&ldo;嗯。&rdo;徐舒简也没多劝,想了想,说道:&ldo;东门大街那边有家当铺,挂的南北粮店的招牌,背后的老板是圈子里面的人,我见过他几回,也听说过他的一些事迹,为人还算可靠。&rdo;
&ldo;行,&rdo;宋逢辰点了点头:&ldo;下午我过去看看。&rdo;
&ldo;嗯。&rdo;
屈家一共给了三大一小四盒大黄鱼,三大盒每盒二十根,一小盒九根,一共六十九之数。
宋逢辰想了想,将那一小盒金条留在了家里,然后拎着那三大盒金条去了东门大街。
一进店,宋逢辰就看见了柜台上面堆成小山似的糯米。
有点想吃青团了,他摸了摸下巴。
店里的伙计当即迎了上来:&ldo;同志,要买点江米吗?这些都是昨天刚到的新货。&rdo;
&ldo;这个不急。&rdo;
宋逢辰往四周看了看,店里也没有其他人,他也就没了顾忌,直接说道:&ldo;听说你们这儿收东西对吧?&rdo;
伙计的目光直接落在了宋逢辰手里提着的麻袋上,点了点头:&ldo;没错,你有东西要卖?&rdo;
回答可以说是相当的爽快了,他一点都不担心宋逢辰会不会有其他不良的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