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畲微微一笑,喝了酒:&ldo;李大人过谦了,这次英夷扰边,朝野都在传说,是英夷本来要咱们赔偿两千万两银子,是李大人布下连环巧计,才将两千万两赔款,变成了购买一千六百万两的货物。现在尘埃落定,李大人能不能给我们解说一二。&rdo;
&ldo;哎,我说,我们不要这么生分。&rdo;李颖修右手边的学政使梁廷楠是广东本地缙绅,又是捐官出身,比较放得开,&ldo;我们班次相近,又是一省同僚,就已兄弟相称好了。你说呢,李老弟?&rdo;
&ldo;我是求之不得,不过徐藩台……&rdo;
&ldo;李老弟见外了,&rdo;徐继畲虽然饱读诗书,却不是迂腐的人,不然他也写不出《瀛环志略》来。
大家话讲开了,没了拘束,于是又亲近几分。徐继畲接起刚才的话头,又问李颖修是如何推掉赔款的。
李颖修心想:&ldo;你叫我怎么说?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说起,在引用《资本论》说明英国产能过剩经济危机,最后给出凯恩斯的《市场货币通论》的大力解毒丸?《国富论》还好说,现在已经写出来了,另外两本还没影呢。&rdo;
于是他笑了笑,说道:&ldo;我没有用什么计谋,我只是知道洋人做事的学问,我用洋人的学问说服了他们。&rdo;
&ldo;这洋人的学问老弟是怎么知道的?&rdo;
&ldo;洋人做学问和我们一样,也要写书。我看了洋人的书,就懂了一些。&rdo;
&ldo;着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do;
徐继畲又说:&ldo;老哥我本来是要接厦门道台的,厦门和广州一样,也要开埠嘛。我就想啊,我该怎么做呢?唉,不知道。厦门有个法国的传教士,给我找了几本书来,都是洋文。那个传教士倒是好心,要一本一本的讲给我听,我听了个开头,说的是洋神仙开天辟地的事情。&rdo;
他一定给你塞的《圣经》。李颖修满怀恶意的想着,开始实施和楚剑功商量好的计划:&ldo;前几日,有美国和法国的特使到了广州,和我商议条约,赠送国礼。他们两国一共送了一千五百本图书,两位大人如果有兴致,不妨到我这边来看看这些书。&rdo;
&ldo;真的么,可是我们不会洋文啊。&rdo;徐继畲说道。
请大家踊跃发言,收藏,红票
正文64书厂
更新时间:2010-10-159:38:08本章字数:2312
&ldo;好办,澳门有不少洋人传教士,这些传教士都好为人师。我们可以拜他们为师,先让他们给我们讲这些书,我们一面学习外语,等学会了,就可以自己读这些书了。&rdo;
&ldo;好!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千五百册洋书,怎么也能算三千卷了。&rdo;徐继畲容光焕发。
李颖修却叹了一口气。
&ldo;老弟,何故叹气?&rdo;
&ldo;我在想,古人有云,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读洋书的目的,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可是……&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