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看到朝鲜的真实局面,大周朝廷对朝鲜李朝彻底绝望了。
李朝的基石并非百姓,而是‘两班’。所谓两班,亦称士大夫,是古代高丽和朝鲜的贵族阶级。上朝时,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为中心,文官排列在东边,武官排列在西边,即“文武两班”。朝鲜的两班专指上朝会的官员延伸到两班官员的家族及家门。
士大夫,自然是士绅。大周文武们所看到的就是一个任由士绅当权,完全不改变国家制度,更不搞工业的国家。
尤其是看了东学党领袖给大周圣上的奏折中所写,彼之生存,全仗百姓,何故置吾民于死地?故百姓日夜盼国亡,有言必称亡国,曰:‘此朝必亡,非亡不可,何不早亡?’
当即就有以前佃户出身的官员请求大周圣上立刻宣朝鲜国王入朝觐见,当面斥责。若是朝鲜国王有悔改的能力,派大周官员前往朝鲜监督执行。若是无力悔改,就另立新王。
然而立刻有人提出了更激进的政策,就是令朝鲜国王内附。
发表这般激进观点的大臣认为,大周内乱中,朝中不乏良臣。而朝廷只是遭遇困难,并没有到政令不出燕京的局面。
而朝鲜国局面完全不同。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而大周又只能斥责,不能直接管理朝鲜。1870新政在大周推行中尚且遇到无数阻力,单以大周与朝鲜的传统关系。绝无风行草偃的可能。
与其让大周圣上的圣旨毫无用处,还不如直接将朝鲜变为郡县。那样方可一劳永逸的解救朝鲜百姓。
之后的讨论就变了方向。大周武将们本就不干政,更对于藩属国没啥兴趣。只能在旁边听着。
文官们却讨论起如果这么做的话,之后怎么办?
大周的藩属国与大周比,都是穷的要死。如果兼并了朝鲜,其他藩属国怎么办?
朝鲜还算好,两边除了语言不一样,文字都一样。可有很多藩国,譬如尼泊尔,那就是完全不同。如果尼泊尔等国要是求内附,要不要接纳。而且尼泊尔如果没有想内附,而是被大周兼并了朝鲜的行动给吓到了,那又该如何?
总之,文官们考虑的事情与朝鲜百姓的死活毫无关系。虽然不少武将因为出身前佃户家庭,知道被士绅欺压剥削到底有多苦,对朝鲜百姓的生活很同情。可武将们也不方便表态。
最后这件事就暂时没了下文。
此时听圣上感叹如果当时就该兼并朝鲜,出身富裕家庭的武将们很认同,纷纷表示‘日本或许敢进攻朝鲜国,却不敢进攻朝鲜郡。’
出身穷苦家庭的武将们则表示,‘当仁不让,古人诚不我欺。’
到了傍晚,新消息传到了海军参谋部。日本海军已经对釜山港发动了猛攻,朝鲜守军一触即溃。日本海军陆战队已经登陆釜山港。
海军将令们都紧张起来。却见大周皇帝李长远陛下松了口气,竟然起身离开了。离开前丢下一句话,“海军赶紧根据最新情况制定计划。”
海军参谋部的4月5日整晚灯火通明。同样忙碌的还有陆军参谋部,以及总参谋部。
海军司令李琦与陆军司令林凤山都到了总参谋部,与大周兵部尚书李岩元帅,总参谋长何继光元帅一起分析着战况。
依靠着大周完备的通讯体系,虽然头半天被打的有些懵,可接下来很快就基本理清楚了日本的大概计划。
毕竟,日本能够执行的军事行动就那么点选择。大周这些年也做了不少推演,理出许多方案。
从表面上看,已经完成了总动员的日本拥有48万陆军。海军不太好有个确切数字,只能估算出,包括临时征召的水手船员,总数有6-8万人。
这么多兵力若是想进攻大周首都燕京也不是全然没有可能。但是燕京重地,除了作为御林军的83军十万人,紧挨着的苏鲁军镇,辽阳军镇就能调集20万部队。稍远一点点的海参崴军镇以及漠北军镇更有30万人马。
48万日军没可能全部登陆。就算是登陆了,也打到了燕京城下。不过是来送死而已。
日军合理的目的就是占领整个朝鲜,守住鸭绿江,要求大周接受日本吞并朝鲜的实事。
先不说大周会不会接受日本的异想天开。当前在朝鲜平壤就驻扎着以71为主力的十万大周陆军。能否解决登陆朝鲜的日军,就要看这支部队了。
大周总参谋部感觉有些幸运。出于威胁日本的动作,好歹派了71军前往朝鲜。总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