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幸好没让她追夫火葬场txt > 6 华洲质子(第2页)

6 华洲质子(第2页)

赵明宣遭到反问,沉默起来。

他倒不似符瑾怀那般早已胸有成竹,只是昨夜父亲一直当值到极晚没有回家,赵明宣免得母亲忧虑,提灯驭车去枢密院接他。

未至门前,远见一个纤弱的身影穿着斗篷入了枢密院。

她只身一人前来,请枢密院在值的长官,上奏提议送她出塞。

--

本朝外交使臣与北漠使者的唇枪舌战,记载史册,符瑾怀有幸在前几世听过。

条款与岁币上的讨价还价不提,就论煦柔公主作为质子出塞,枢密直学士一共列据三点,北漠使者默然接受。

一是煦柔公主乃华洲帝王的嫡长女。

二是煦柔公主乃镇远公的外孙女。

三是煦柔公主身无隐疾。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北漠使臣深谙汉人眼中,女子不如男,女儿日后嫁了人,就是泼出去的水,若李煦柔只有一个乾元帝女儿的身份,北漠万不可能答应。

但她不仅是华洲君主的亲生女儿,更是当年镇远军主帅沈崴的亲外孙女。

沈崴已故五年,威名于北漠,仍是如雷贯耳。

他在世时,镇远军曾一度威震四方,风光无量。可惜五年前,沈崴通敌卖国,犯上作乱,天子盛怒,沈家满门抄斩,镇远军惨遭诛连,一时间浮尸遍野。

皇后沈氏,也一并薨逝在这场腥风血雨之中。

这本是一段沉痛的往事,朝堂无人敢提的秘辛。

如今往事重提,皆因籍入云南王名下的沈家七女,沈风苓。

二十年前,沈家幺女沈风苓,在云南边境诞生。当时战况危急,沈氏夫妇恐一去不返,将她托付给了云南段王。

段王感念镇远军助云南抵御外侵、护他子民,待小女如自己亲生,五年后,沈氏一族九死一生归来,段王仍自荐作小女干爹。

沈家满门灭族之际,段王日夜兼程赶来长安,拿出沈崴当年的托孤信,不惜惹怒天子,亮出玉牒,力争当年托孤之日,他已将风苓写入云南段家族谱,风苓是段家人,绝非沈家女。

于殿前雪下跪了三天三夜,段王终保下沈家最后的血脉。沈风苓从此改名段风苓,与沈家再无瓜葛。

岂料,当年襁褓中牙牙学语的婴儿,一点不像她温文尔雅的云南王父,长出了一副巾帼不让须眉的铮铮铁骨。

北征一战,华洲四大营三军战败,独段风苓所在一营势不可挡。

及笄之后,段风苓拒绝嫁人,一直在军营赖混。不过二十的年纪,她勇当先锋,领着骑兵一路北上,斩提北漠三员大将首级,俘虏无数,北漠闻之骇色。若不是华洲军队战力参差不齐,打到最后,段风苓后无援军支应,北漠也占不了局势的便宜。

逼征北军退守雁门关,全然是北漠以多欺少。

饶是如此,段风苓死守关口,巧计奇出,不许北方的豺狼再欺近中原一步。

北漠啃了根硬骨头,怒之,也畏。

沈家早已倾覆,段风苓却一战成名,将士信服,她无形中成为了华洲的下一任领军,而她在世的血脉亲人,只剩先皇后沈风箐所生的一子一女。

沈家人重情重义,如能得她亲外甥为质子,投鼠忌器,段风苓自不敢再轻举妄动,一石二鸟,北漠使者岂会不允。

而第三点,是拿李煦柔换李子钦的益处。

都是帝王血脉,都是段风苓的心肝肉,虽然女儿不及儿子,可这儿子要是个病秧子,带回去还得当祖宗供着,不如带一个活蹦乱跳的女儿。

所以北漠要求多加一层岁币,默允李煦柔为质子。

这便是议和的结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