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业在得知我要去&ldo;千秋岭村&rdo;后,坚决要跟我一起去,在多次劝说无果后,我只好答应了张建业的请求。
&ldo;千秋岭村&rdo;又称&ldo;鬼村&rdo;,原本村中有两百多户人家,但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村民都选择了搬出世代生活的大山,移居到了县城中居住。
只有二十多户人家,不肯搬出世代居住的山村,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老人家。
据说&ldo;千秋岭村&rdo;每到夜晚就会传出一阵阵凄厉的惨叫,配合着村中破败不堪的民房,显得格外吓人。
吃过午饭后,我和张建业准备好了寿衣,跟随&ldo;千秋岭村&rdo;的村民,朝着大山深处进发了。
我们这里世代流传着一句民谣,&ldo;若进千秋岭,需过阎王道。&rdo;
民谣中的阎王道,是一条经过雨水冲刷而成的山路,说是山路倒不如说是岩壁!
我们三人一直走了三个小时,这才走进了大山,而阎王道就在我们眼前不远处的山脚下。
为了应付阎王道,我特意换上了轻便的布鞋,我们在光秃秃的石头上走了一会,便来到了山脚下。
只见山脚下有一块石碑,上面用满语书写着三个大字&ldo;阎王道&rdo;,在满文的旁边,有三个汉字&ldo;如登天&rdo;。
传说&ldo;千秋岭村&rdo;是清兵入关时,正红旗的一支军队在太行山上驻守。
后军队与附近的村民联姻,这才形成了现在的&ldo;千秋岭村&rdo;。
&ldo;千秋岭村&rdo;的村民叫做奚博,据他说他原姓&ldo;钮咕噜&rdo;清王朝灭亡之后,他的祖先逃难到了&ldo;千秋岭村&rdo;。
因为&ldo;八旗子弟&rdo;靠&ldo;铁杆庄稼&rdo;过火,大多对农活一窍不通,无奈之下奚博的祖先,入赘到了当地一户姓奚的人家,而他们的子孙则改为奚姓。
我们在山脚下喝了一些水后,准备攀登阎王道。
阎王道是山涧冲刷形成的石缝,但由于早些年军阀混战,右边的石壁被大炮炸塌了。
所以阎王道一面是陡峭的石壁,一面是幽深的悬崖,因为在攀登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坠落山崖,所以当地人给这条上下山的必经之路起了一个极为形象的名字&ldo;阎王道&rdo;,用来比喻它的危险性。
从山脚向上看去,阎王道近乎是一个垂直的石壁,但上面有些人为开采的石洞,用来攀登。
如果单单这样阎王道或许称不上险峻,但在阎王道的中央部分,有两块巨大的凹凸岩石。
两块岩石中间的缝隙,仅有10厘米,攀登的人需要斜侧身体才能穿过巨石的缝隙,稍有不慎就会卡在缝隙中,上下两难如果没人营救,唯一的下场就是活活饿死,等到身体枯萎尸骨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这两块巨石被村民戏称为&ldo;囚龙道&rdo;意思是就是天上的神龙经过这里,也要被石缝困住,这个必须多少有些夸大,但&ldo;囚龙道&rdo;的确万分凶险。
奚博率先登上了&ldo;阎王道&rdo;,我紧紧地跟在后面,最初的石壁向上攀爬并不困难,只是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