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研究]《大战和中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七卷)》主编:[英]阿诺德&iddot;托因比【完结】
第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7-大战和中立国-====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声明:您所阅读的文章由霏凡站搜集整理,图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霏凡站是一家综合类手机门户站,专注于手机终端的免费服务,在这里你可以下载到最新的手机软件游戏主题图片等资源,应有尽有!欢迎大家光临本站,我们会以最大的热诚帮您解决手机问题和提供免费周到的下载等服务。
===3gz===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7-大战和中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7-大战和中立国
出版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又译皇家国际事务学会,通称查塔姆大厦)负责编纂的《国际事务概览&iddot;战时编》(1939‐194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为英国史学界权威阿诺德&iddot;托因比,主要编写人员均为英美著名学者。战时编共十一卷,按专题编写:《1939年3月的世界》,《大战前夕,1939年》,《轴心国的初期胜利》,《希特勒的欧洲》,《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战时中东》,《大战和中立国》,《1942‐1946年的远东》,《欧洲的重组》,《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年》和《1945‐1950年的中东》。这套二战史大全的特点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注释详尽,文字流畅,叙事生动。书内引用了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档案材料以及当年国际政坛上的国家首脑、重要人物的私人笔记、个人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立论皆有根据。丛书不仅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两大军事营垒的军事态势、实力消长、战争进展的情况,还详细叙述了战争期间、战前和战后一段时间内各主要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涉及当时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全书堪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百科全书,是各军政机关、大专院校、学术机构和有关研究人员了解、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必备参考书。这套丛书的中译本自1978年起由我社组织翻译陆续出版,到1990年出齐。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1945‐1995年),我社特以精装本形式重印全书,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1995年4月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成立于1920年,是一个非官方的和非政治性的团体,旨在鼓励和促进国际问题的科学研究。按照皇家特许状的规定,本研究所不得就国际事务的任何方面发表意见。因此,本书所发表的见解并非研究所的见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第一编经济战w&iddot;n&iddot;梅德利科特
第一章英国的努力(1939‐1941年)
第一节1939年的形势和前景1939年以前重整军备期间,英国和德国的领导人都深信,在战争条件下,德国的经济是很脆弱的。德国方面,就它的四年计划大肆吹嘘,要保证达到一种自给自足的程度,使德国人民和战争机器都不再依赖外国的供应;而英国方面则正确地认为,德国要能这样摆脱依赖将是由于物资的储存,而不是由于使用代用品;严密的封锁将会逐步破坏它的经济资源。内维尔&iddot;张伯伦在1938年4月的伦敦几次讨论中告诉法国代表,在不久将来的德国战争中,封锁将成为英国最有效的武器。1另一方面,希特勒在1938年的党代表大会上说,他已完全成功地使德国不依赖他国,&ldo;封锁德国的这种主意,现在可当作一件完全无效的武器把它埋葬了&rdo;。1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之间经济战的进程,并没有使双方较乐观的预言家感到满意,有时专家们因此受到指责。事实的真相是,由于经常受到政治和军事事件的无端干扰,这个战场上德国的防卫计划与盟国的进攻计划都未能完全实现。究竟是不是误解了还是仅仅忽视了这个问题中的一些必要条件,这就很难说了。战争头二年,这一形势多半有利于德国。然而,英国尽管屡遭挫折,仍然继续深信经济封锁能起作用;虽然法国人通过封锁部同英国进行合作一直到1940年6月,但他们把主动权和具体执行权基本上交给了他们的英国盟友,而且他们似乎始终都认为英国是过于乐观了。德国政府竭力设法从他们毗邻的中立国那里取得经济援助,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他们对盟国的经济反攻,主要局限于用潜艇和水面攻击舰来袭击商船。法国沦陷后,美国的支持使经济攻势范围更大,效力更高,但在珍珠港被袭以前这种经济攻势一直主要是由英国策动和负责的。21921年后,帝国防务委员会在伦敦经常考虑未来战争中的封锁问题,但在二十年代里(主要由于美国的态度),对于封锁在欧洲未来战争中的效用,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怀疑。从三十年代初起,德斯蒙德&iddot;莫顿少校(后来成为爵士)领导下的工业情报中心一直在为未来的战争奠定经济情报的基础。1936年下半年,这些相当一般性的研究工作就集中用以专门准备应付可能同德国进行的一场战争。&ldo;经济战&rdo;这个名词已在1937年被英国计划制定者们所采用,并于1938年2月成为政府的部门名称的一部分。这个政府部门将在未来战争中对德国施加经济压力。选用这一名称而不沿用&ldo;封锁&rdo;这一惯用的词,是有双重用意的。&ldo;封锁&rdo;一词有着某些别扭的涵义:国际法中&ldo;封锁&rdo;至今仍是指按十八世纪战争形式对敌方海岸、港口所设置的紧密包围圈,但在布雷、潜艇攻击与空战的二十世纪条件下,它早已成为不切实际的东西了。因此认为有必要另找某1l&iddot;具体谈话内容见e&iddot;伍德沃德和罗汉&iddot;巴特勒合编:《英国外交政策文件,1919‐1939年》(docuntsonbritishforeignpolicy,1919_1939,ed,elwoodwardandrohanbutler),第3辑(伦敦,英王陛下文书局,1949年版),第1卷,第197‐234页。1《概览,1938年》(surveyforl938),第1卷,第35页;该卷整个第一编完全是对战前德国重整军备的各种看法的一份有趣的概述。2本章有关英、法、美经济战政策的参考资料,主要根据英国政府战时部门‐‐经济作战部(已于1945年6月撤销)‐‐的档案材料。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封锁政策各方面更为全面的论述,请参阅w&iddot;梅n&iddot;德利科特:《经济封锁》(theenoicblockade),第1卷(伦敦,英王陛下文书局,195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