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伯母给我的。”
“她没有同你说过来龙去脉?”
“瞿伯伯说他们也只不过是点头之交。”
“我想不止这样,那是他们不肯在背后说人是非。”
“啊,有故事可听吗,妈妈,我马上过来。”
“勤勤,他同你只不过是宾主关系,你不用知道太多。”
“妈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太太沉吟片刻,“纯粹是他的私事,与你工作无关。”
“知多一点,我可以有防范之心,不致吃亏。”
“他不是那样的人,不过也罢,你过来好了。”
勤勤飞快地抓了外衣回家,迫不及待,心里一边惭愧,檀中恕待她不薄,她却这样努力想知道他的绯闻。
人心险恶,可见一斑。
到了家,她母亲正在整理旧资料。
父亲一直把这个圈子的大事剪存,每年一本,井井有条。
勤勤看到母亲手中拿着的一本封面上写着一九六七。
同勤勤年纪差不多。
文太太翻到一页,“勤勤,你来看。”
勤勤趋过去把头条读出来:“画坛宿将齐颖勇去世。”
文太太问她:“你有没有印象?”
“这位齐先生是国际闻名的画家,我知道他。”
文太太点点头,“这些年来在巴黎真正成名的也只有他一人。”
“他去世的时候已经六十出头了。”
文太太把记事簿合拢。
“奇怪,这同檀中恕有什么关系?”
“勤勤,齐颖勇的寡妇到今天仍然健康。”
“哗。”那岂非活了近一个世纪。
“她比齐先生年轻许多。”
文太太又找出一九六五年的剪贴簿,翻到六月份。
勤勤看到一张小照,彼时报章尚未采用柯式印刷,模糊不清,看得出是张男女合照,说明是“齐颖勇伉丽。”
“第二位夫人?”勤勤问。
“肯定是。”
勤勤想一想,“六五年迄今……妈妈,这位齐夫人应当同你差不多年纪。”
“哎。”
“说下去呀,还有呢?”
文太太沉吟一会儿,“其实都是些咸丰年的事了。”
“妈妈,你别卖关子好不好,快快把底牌掀开来。”
“后来,齐夫人与檀先生做了朋友。”文太太说得十分含蓄。
勤勤跌坐,“怎么可能,她比他大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