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吴平仓刘芳娘张桂兰周大山他们都在,气氛正好。
吴静秋走进堂屋,见着屋里的人个个喜笑颜开,“可是有什么好事?”
“秋儿,你回来得正好,可不就是喜事么,你大山叔今儿去镇子上逛了逛,发现卖果子的人不多,主要是卖枇杷的占多,也有卖樱桃的,但是品相比起从山上找回来的差多了。”
她笑问周大山:“那岂不是可以去镇子上卖樱桃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周大山满面春风,“是嘞,我正有此意,我在街上问了一圈,好的枇杷卖五六文钱一斤,稍次一点的三四文钱。
卖樱桃的少,个头小,说是年初那会儿霜冻得厉害,今年的收成普遍不怎么好,好一点的三文钱一斤,次一些的一文钱一斤。”
“枇杷可以当果子吃,还有治疗咳嗽的功效,能当成药吃,所以卖得贵一些。
我打算今儿跟天诚再去山上找找,没准儿能找到野生的枇杷,顺便再摘点樱桃,明早拿去试着卖卖看,若是能赚点钱,继续再来。”
吴静秋抓到关键点,“下午要上山?”
她眼含期待地看向吴平仓跟刘芳娘。
有一段时间没上山了,她想上山采蘑菇,去周天诚所说的那片竹林挖竹笋。
对于上山找山货,她一向是没有抵抗力的。
早猜想到女儿的小心思,刘芳娘笑得宠溺:
“我才跟平仓哥商量呢,已经说好了下午你跟着青木青阳天诚他们上山,我们继续一边翻地一边把玉米种下。”
“哇,太好了。”吴静秋十分开心,提及刘青阳他们,她这才反应过来,“怎么没看到青阳哥玉英他们?”
“看完池塘以后,他们上山去捞红虾了,过了午时应该就回来了,时间还早,雨也停了,我去地里翻地。”
吴平仓扛上锄头就走。
周家近来手头稍宽裕了点,周大山今儿新买了了些菜种子,他也扛起锄头去地里了。
临近午时,吴静秋刘芳娘张桂兰三人准备做午饭,好让在外操劳的人们一回来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下雨天比较潮湿,不利于修房子,只得暂时停工,看这几天什么时候天晴了才复工。
不用做工匠们的饭菜,多少清闲了点儿。
就着昨天周天诚在山上溪里抓回来的有二三斤的鱼,吴静秋把它们斩成鱼块,用坛子里捞了些泡菜出来煮酸汤鱼。
她看了看前段时间腌的酸菜,有大半坛子,色泽发黄,散发着诱人的酸味。
“酸菜腌好了,又可以做饺饵吃了。”
吴静秋喜滋滋地说道,她想起地里的用木桶盖起来的韭菜,细算了一下,已经盖了有十天左右了,在此期间,没有抬起木桶看过,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她琢磨着等再过几天掀开来看看。
在柜台上切东西的张桂兰道:
“是有一段时间没做饺饵了,晓雪近来念了几次,正好大山哥今天买了猪板油回来,中午熬猪油渣,晚上包饺饵。”
刘芳娘娘俩都说好。
饭菜即将做好,周天诚刘青阳他们回来了。
从山上回来,又是雨天,山路泥泞,他们每个人的鞋子都搞湿了,回家之前,还是在河边把脏污的鞋子大致擦了擦,不然根本没眼看。
几人就着吴静秋打来的两盆温热水洗了手,然后到厨房里烤火,顺便烤烤鞋子,虽说都还有一双可换的鞋子,但天气不好,他们不想再把另一双也搞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