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见好畤久攻不下,便亲自率大军来支援。章邯不敢恋战,便带领队伍逃奔废丘方向去了。汉兵纷纷打开城门进入好畤,该城遂为汉军夺得。章邯之弟章平之军本来在好畤城南,与曹参所部对峙,由于章邯领军逃走,章平也丢下阵地,向废丘方向逃去。章氏兄弟在逃跑的过程中,所属部队被汉军斩杀不少,他们进入废丘时,身边都只剩下少许将士。
就这样,不到一月时间,汉王刘邦就平定了三秦。翟王董翳与塞王司马欣都已宣布投降,唯有雍王章邯死守废丘孤城,不肯降汉,但该城已被汉军团团围困。
汉王收编了章邯的残兵游勇,再加上俘虏,又编成了一支十万人的部队。为了表示信任,领军将领全由秦人担任,但秦将的护卫及各主要幕僚,全由刘邦派去。这也是他控制韩信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只要韩信忠于刘邦,他就拥有一切权力,但一旦反叛或是不忠,他的命令就出不了军帐,而且随时都有被逮捕的危险。
这时汉王的兵力已有二十余万人,统归韩信指挥。
潜伏已久的利剑终于出鞘,韩信这个名字,将在楚汉的舞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点 评
韩信登上历史舞台之前,阿房宫的大火刚刚烧尽,大秦灭亡的硝烟还未消散。他虽然没有亲手终结秦朝,但却全程目睹了这个庞大王朝的崩溃。他在项羽身边站岗的日子里,正是西楚霸王以摧枯拉朽之势力,击溃秦朝军队的时候,也是项羽最辉煌的时候。秦灭了,各方力量进入短暂的平衡,一切似乎都回归了原位。但韩信的出现,使这锅水再次沸腾了起来,而且烧得比过去更旺,更热闹。
得意忘形,导致战神的败局
韩信这样不世出的奇才一登场,楚汉战争就更热闹了……刘、项倒似乎成了配角,而韩信,在刘邦打天下的征途中,立下了盖世奇功。
胯下小儿的称呼,越发成就了他。弃项羽奔刘邦,良禽择木而栖实乃明智之举。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领汉军杀出关中,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三秦。
破魏之战,佯作正面渡河之势,却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军士莫不以一当十,大破赵军,斩陈余,灭赵国。携此军威,传檄而定燕、代。
淮水之战,水淹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垓下一战,击灭楚军,送项王最后一程。
成为汉名将之首!
其实又何止如此,&ldo;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rdo;!
潍水一战,韩信再次奠定自己的名将地位,随之而来的影响更成为左右天下大势的决定因素。
灭齐之战,从战略意义上讲,齐人一向反复多诈,是很令人头疼的一支势力,以武力平定,将齐国的控制权彻底操于汉军之手不失为上策,一方面,遏断了项羽在齐国的最后一丝希望;另一方面,为刘邦最后的分封也减轻了不小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韩信攻打齐国之前,刘邦本来是派了郦食其去劝降的。而且在郦食其的三寸不烂之舌下,齐王本来也已同意归顺。但是韩信仍然执意攻打,使得齐王狗急跳墙,烹杀了郦食其这位大名鼎鼎的说客。
后人常以为刘邦既然已派出郦食其,自然是希望这时能和平解决就和平解决,韩信竟然视他的意图于不顾,擅自行事,还顺带赔了郦食其一条老命,从而使得刘邦对他平添疑忌,埋下日后被戮的祸根。
但事实上,刘邦派出郦食其的同时并没有告知韩信停止用兵,这本身就有点让他便宜行事的意思。刘邦最在乎的,恐怕并不在于此。韩信真正得罪刘邦的,是在平定齐地后,自恃功高,得意忘形,趁机要挟刘邦封他做齐国假王。
刘邦当时跟楚军苦苦相持,正没日没夜地上火,和张良陈平研究反攻策略。一听说韩信要当假王,立刻脑子转不过弯了,习惯性地破口大骂起来。旁边的陈平见事情不妙,连忙暗中踩了他一脚(这是《陈丞相世家》的说法,《淮阴侯列传》里说的是陈平张良一块踩,哈哈),刘邦吃痛,当下明白过来,面不改色地继续一顿臭骂:&ldo;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当王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rdo;‐‐反应得这么迅速,真是不佩服都不行啊!
于是,张良持着可爱的大印,奉命前往齐国,封韩信为真的齐王。
这次求封齐王,无疑是韩信政治上的一个失招,但若如某些人所论,认为这是他最后有谋反之心的一个铁证,充分暴露了他一贯的不臣之心,就有点过了。这时韩信表露出的,至多是一种企望达到人臣之极的强烈的功利心。
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一下,韩信这时如果真的打算背叛刘邦,他是不会如此不明智地向刘邦伸手要官的。因为当时齐国的情况尚未稳定,刘邦心腹曹参也还在他眼皮子底下,如果跟刘邦撕破脸皮,他能否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并立稳脚跟,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在这种情况下,他若想谋反,最应该做的正是把自己的野心好好地藏着掖着,然后寻找适当时机,而不是大模大样地去勒索刘邦,搞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以无论是从韩信的性格,还是当时的形势来看,他这时请立齐王,都是恃功自傲、得意忘形,想要趁热打铁,敲刘邦一记竹杠,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