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中东战争全史私藏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8分钟内飞机即可到达巴列夫防线上空。

169页地图:苏伊士战线略图

北面戈兰高地的防御准备情况如何呢?以色列自从1967年六天战争中控制戈兰高地后反过来变为俯视叙利亚了。以色列如何防御这视界开阔的70公里正面高地呢?它们的想法与在苏伊士正面相同,即采取阻止敌人进攻和予以反击的方法。而与巴列夫防线不同之处是构筑了由三道防线组成的相当坚固的反坦克体系。第一道防线构筑了防坦克壕(6米&tis;3米&tis;4米),并敷设了地雷。第二道防线是由40-50个坚固工事组成的防御地带,配置有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在十月战争中发挥出威力的法式ss‐10、ss‐11反坦克导弹配置于第一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为纵向构筑的,用混凝土加固的地下坦克伏击壕,以封锁敌坦克可能经过的通道。适于反攻的通道有两条:约旦河上的亚科夫桥‐‐库奈特腊---大马士革公路北侧,沿太巴列湖南面的亚尔木克河北侧通向拉菲德的通道。其他地区因为是隘路或者多岩石,部队机动受到很大限制。这个反坦克防御体系虽然是逐渐完善和加强起来的,但它却成为说明十月战争中叙军前进迟缓原因的一个关键。

170页地图:戈兰阵地略图

第二节埃及发动消耗战争(1969年3月--7月)

第二阶段是埃军主动发起消耗战争的时期,表明埃及已公开抛弃联合国的第242号停火决议。其直接目的在于防止以色列把苏伊士运河作为国境,最终目的在于使以色列受到巨大损失后被迫从苏伊士运河撤退,或者不得不根据阿方的要求,用政治方式解决问题。

埃及认为,从运河东岸以军防御的脆弱性看,如果以自己优势的野战火炮、重迫击炮实施大规模炮击或袭击,是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但又作出这样的判断:由于以色列空军占优势,要达到这个目的会遇到困难。

这一消耗战争战略是由《金字塔报》主编海卡尔,在1969年3‐4月发表的文章中披露的。其主要内容是:&ldo;以色列虽然占领了广阔的土地,但它的后方供应线延长了,而且,它要负责维持占领地区的治安,经济负担也此以前加重,因此,它确已达到了战略上的极限。我们必须趁此时机,击败以军前线部队之一部,迫使他们撤出支撑点。&rdo;

埃军在苏伊士运河西岸部署了大量的火炮,不断进行炮战。到

1969年底,炮战达4,500次以上。以色列称这一新的战斗为&ldo;苏伊士战役&rdo;。面对埃军大量而突然的急袭射击,以色列极需加强运河东岸的防御阵地,并进一步使之体系化。以色列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付这种消耗战争。巴列夫将军在1969年4月18日的巴列夫防线竣工报告会上明确地说:

&ldo;我们的损失将减少到最低限度,我军掌握了主动权。&rdo;但他同时又认识到防线的作用是有限的,指出:

&ldo;我们的防线不可能完全封锁住运河西岸,埃军可能偷越运河,出没于东岸各地,或者进行伏击,或者埋没地雷,或者捕捉我方官兵。&rdo;在这个阶段的五个月里,以军亡61人,伤168人。据称,从六天战争以后到1970年

5月这段时间,埃方亡1,700余人,以方亡215人,伤565人。

对以色列来说,摆脱这种最不利的消耗战争是燃眉之急。1969年7月20日午夜,国防部长达扬决心向埃及的消耗战争挑战,开始同埃及争夺苏伊士运河地区制空权的战斗。一夜之间,以军越出一年前埃军开始攻击后一直保持的防线,转入了攻势。

第三节以色列军队反攻和同苏联空军直接对抗(1969年7月--1970年8月)

这一阶段是以军摆脱消耗战争的被动局面并实施反攻的阶段,也是以军完成苏伊士运河防御的基本态势,自六天战争以来第一次对运河西岸地面目标实施空中攻击的阶段。以色列空军于7月20日集中力量轰炸了埃及防御阵地和导弹基地,并同埃及空军进行了空战。

171页地图:袭击格林岛情况图

(1969年7月19日)

海军袭击部队于7月19日夜,袭击了埃及苏伊士市南4公里格林岛上的岩石城堡,撤退时破坏了岛上的设施。172页表格:

埃及国内的苏联军事设施估算(1970年)

172页图:以军突击队袭击在苏伊士湾南端沙德万岛上的埃军雷达基地

以色列空军的攻击目标,还选择了驻有苏联军事顾问的地方、苏联舰船停泊的要地塞得港附近。对此,苏联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华盛顿也无&ldo;不赞成&rdo;的表示。超级大国这种动向,使这次反攻作战的余波扩大了。从这里,人们可以发现和了解有限战争的性质及指导上的特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有限战争的特点随处可见。无论是军队前进的界限,还是作战方向,都有交战当事国所不能独自决定的方面。

以军反攻的目的,在于摧毁埃军的火力配系,使其消耗战争不能得逞。为此,以军掌握了制空权,并派出袭击部队偷袭敌人的后方目标。轰炸范围也扩大至开罗周围,作战地域由线转为面,从运河西岸扩大到开罗周围。到1969年末,埃军炮兵的威力已经衰减,以军反攻的目的似乎已经达成。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使以空军吃了苦头的防空导弹,恰恰是在1969年7月20日到1969年末,以军反击成功之后,埃及引进并部署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这简直可以说是历史的讽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