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了。”宋玉芳蹙眉沉吟着,往前倾着身子,迫切地问下去,“但是,他们会遇上很多困难吧?”
常叔笑了笑,点着头表示同意:“那是自然的。不过宋小姐也不必担心,他们都是最本事的人,总能有办法的。当然了,如果宋小姐能摆出一点倨傲的姿态,安安稳稳地靠在后座上,就像官太太那样地神气,他们的麻烦就会少一些。”
宋玉芳先是不明白这话,往深里一想,便紧张了起来。她下意识地想往窗外看,是不是有人跟踪。但再一分析,自己此时并不是自己,叫人看见不就惹事了吗?旋即躲了回来。
常叔见了,暗暗点头,心道怪不得何舜清敢把这事情交给这位女学生,果然很有悟性。又笑着建议:“再把帽子压低一些,对您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宋玉芳点头不迭,依言而行。
等他们绕完一圈,天色差不多就暗了下去。
常叔把换好了衣服的宋玉芳送到了板章胡同,一看时候还早,又恰好是在前门附近,就顺便绕到了胭脂胡同。在口上找了一个拉车的,给了他一趟车钱,让把新买来的料子送到十号院子去,并告诉那家的堂倌,这是中国银行何少爷让从西胡营送过来的。他自己则带着那套洋布衣服,接人去了。
###
回到家中,宋玉芳赶紧地关上了街门,捂着狂跳的心,靠着门大喘气。
积压已久的恐惧加倍地卷土重来,使她不自觉地呜咽了一声。
事情发生时,好奇心胜过了一切,似乎很无畏。但事情过去了,她才后怕地想到一句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话。
好在老天保佑,现在总算平安地到家了。
这时,厨房里传来了宋太太的声音:“你怎么没捎个信儿就回来了?”
宋玉芳赶紧站直了身子,拿手梳了梳头发,走过去挑开了门帘子。
只见宋子铭提着一个小包袱站在厨房里,一身的风尘,想必也是刚到家。
宋玉芳便向里说了一声:“爸、妈,我回来了。”
宋子铭冲她微微颔首,然后从兜里掏出了钱袋,又对宋太太道:“昨儿学校发了头两个月欠下的薪水,我怕家里口粮不够,就急着先送回来了。”
宋太太接过来一打开,默然数了数,脸上瞧不出高兴或不高兴。又朝宋玉芳看了看,努着嘴问宋子铭:“对了,你看见闺女寄给你的信没有?中国银行招女职员,她上礼拜去考试了。”
宋玉芳见父亲朝她一望,也就默然地点了点头。
“看见了。”宋子铭撂下包袱,给自己斟了一杯茶,并未对此事表达太多的看法。只是向着宋玉芳挥了挥手,似乎有话要单独对宋太太说的样子。
宋玉芳点了一下头,先去屋里放下书包。又看了看弟弟宋津方正在写的作业,眼睛不时地偷往厨房的方向张望。
有句话,夫妻是前世的冤家,用在她的父母身上大概再合适不过了。她回忆着宋子铭刚才那股欲言又止的样子,实在有些不放心,便就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隔着墙偷听里头说话。
“我只请了两天的假,明儿下午就要走的。要不……明天上午,我们一家子一起去大木仓磕个头吧。”
“我就不去了,问三叔借钱的时候早磕过了。”
只这样两句话,宋玉芳心里什么都明白了。无非是宋子铭认为从亲戚手里周转了几个现洋,难关过了自然要去道谢的。加上老太太住在那头,就该顺便给老人家问个好。可是,宋太太已然吃过一肚子的话了,哪里还肯去第二趟呢?
宋玉芳担心固执的父亲又要喋喋不休地缠着宋太太非去不可,就赶紧掀了门帘进去,解围道:“爸,就咱俩去吧。我看,津舫也不必请假了。学期也过半了,再不盯着他用心读点儿书,成绩单又该不好看了。”
宋太太从水缸里舀了水在灶上烧,嘴角抿着一抹会心的笑容。
宋子铭沉吟了半晌,便就默认了。
###
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的宋玉芳,当好汉时那叫一个正义凛然,真到了第二天站在老宅门口时,倒又胆怯了。
宋子铭走了几步不见她跟上来,就快步折回来埋怨了一句:“挺大个人了,走路拖拖拉拉的,什么样子!赶紧地,门房都进去报信儿了,咱半天都不进去,问起来怎么说呀。”
宋玉芳扭了一下身子,老大不情愿地向里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