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obi为蒙古语&ldo;沙漠&rdo;的意义。
4原注:唐兀惕人是和西藏民族有密切关系的。
5原注:中兴府在甘肃境内,黄河沿岸。案原文在中兴府名下括弧内,注有灵州字样。考中兴府和灵州完全是二个地方,不应该把它混而为一。对于这点可以根据陈寅恪先生《灵州宁夏榆林三城译名考》一文去证明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二分册《蒙古源流研究之二》)。
6据那珂通世说:&ldo;关于征伐唐兀惕(西夏)和他们的降服年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做成一种定论。对于第一次征讨的时期,《皇元圣武亲征录》和《元史》皆记作太祖即位前一年(一二○五年)的乙丑。二年丁卯秋乃是第二次征讨。第三次征伐也就是降服的年次,《元史》里记作太祖四年己巳,《亲征录》和剌失德《史集》则为五年庚午,《大金国志》和《西夏书事》则皆系在六年辛未条里。对于以上各种说法,究竟要推那一条为正确,我们现在还不能遽然加以断定。&rdo;详阅《成吉思汗实录》卷十一,第四四四页‐‐四四五页。
7这一段根据多桑《蒙古史》里所记,乃是出自剌失德《史集》里的。
8案这一段乃是出自剌失德《史集&iddot;太祖训言》。参阅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一下。
9原注:契丹族的辽朝,从九一六年到一一二五年间曾经统治过中国。契丹名称的土耳其语形式是kitai,就是相当于cathay的名称,今日在俄罗斯语中还是用kitay来表示中国的名称的。
10原注:大同府在山西省北部。案屏障大同府的城堡,就是乌沙堡。
11原注:在直隶(现在的河北省)北部。
12案注:这三个儿子就是指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
13案这里所称的汉人,乃是指契丹人、女真人和久隶金人统治下的北方汉人而言。详阅箭内亘《元代社会的三阶级》一文(《蒙
古史研究》所收)。
14案这个皇帝就是吾睹补,汉名,庙号宣宗。
15即卫绍王,名允济。
16这个地方就是在塔塔儿的鱼儿泺(yurli)湖附近。
17这二个人是汪古儿和阿儿孩合撒儿。
18据《元朝秘史》二五二节蒙文应译为:&ldo;在前这中都(北京)的财物,连中都皆为金皇帝所有。如今中都已为成吉思合罕的了。把成吉思合罕的财物、段疋,你如何从背地里给与、偷取着来呢?我是不要的!&rdo;
19据《元朝秘史》二五二节蒙文应译为:&ldo;省得了大道理!(中略)你做着我看得的眼,听得的耳罢!&rdo;
成吉思汗在汉土与耶律楚材的会面
对于金国的大规模作战,竟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成吉思汗的军事天才。这不只显示他是一个具备着军队统帅所必需的一切资格和有经
验有技巧的战术家,而且也显示他是一个在广大的战场上,能够好好地统监着用兵作战的卓越战略家。他的知人善任,一再显现在以巧妙手法利用归降他的敌将,并委付每一个人以适合他才干的工作上。他的组织天才,曾经从征集汉人、女真人和契丹人的部队和整个军团的迅速编成上表现出来。蒙古军的军律,推行在这种新编成的军队中,这样一来便大大地增加了他们的价值,使蒙古人能够在指挥上更有法度地去使用这种新编成的蒙古部队。
成吉思汗在汉土战役里,曾被谴责为恐怖的残忍心,如千万俘虏的遭受屠杀,和全城全州居民的蒙受杀戮。但是谨慎而细密的历史家,现在大都相信关于成吉思汗和其蒙古民族残忍心的一切传说,都跟历史的真实性毫无关系。因为他的残忍性,恰巧和归顺在他麾下的许多契丹人、女真人和汉人等的兵士、将帅并高官们都蒙受到优厚的待遇,并且他们还都愿意替他效力任劳的事实相矛盾。成吉思汗为应付必要,对敌国人民的这种态度,乃是在若干中国的城市中,或者是特别顽强抵抗的,或者是企图背叛蒙古军的,假使这事被他认为有执行军律的必要时,那末便不辞下令屠杀了。但是他从未有过无故的残忍或嗜杀。
当北京被占领后,在归附成吉思汗的人们里面,有一个从前契丹王朝的后裔耶律楚材1。耶律楚材的修养和思想是完全汉化了的,他不仅是一个教养极深的人,而且也是一个绮丽绝妙的韵文作者2。成吉思汗喜悦他的风貌,他的壮伟身材和他的长髯3宏声。于是对他说道:&ldo;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rdo;耶律楚材回答道:&ldo;臣父祖当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rdo;4成吉思汗对于他的回答颇为嘉纳,因为汗的见解一向便主张臣仆应该效忠于他们的主人的,即使是他的敌人时,也是这样的。从这时候起汗便留着耶律楚材在他的左右。至于汗对耶律楚材宠任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因为他是一个著名而熟练的占星家。成吉思汗认为他是一个对于帝国和对于他自身都有用处的士大夫。这就是成吉思汗对于高度文明的典型态度。当他依然是一个草原的文盲,和从未知道任何科学的观念或者艺术的高级形式时,他常常用最好的方法去对待一切有学问的人,以便为他自己更原始的目的积极地利用他们的优越学识。
成吉思汗与异族人5的关系,他常常从最初对一个人的理解和后来所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上,去证明他那惊异的天赋。汗对于耶律楚材也是如此的,起初是为着他的占星学上的才识被延纳到宫廷里去,但最后耶律楚材竟成为蒙古帝国里的一个最杰出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