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松道:“侄儿会全力以赴的。”
肖三郎道:“一切以考试为重,这儿的事别逞强,我再找个人帮你。”
“那怎么行,三叔叫我来,本就是关照我的意思,又因为我再雇别人,叫我怎么安心呢。”肖松不愿道。
肖三郎笑道:“有什么安心不安心的,对你们读书人来说,考功名是第一要紧的事,再没什么能越过它去的。
你若是考中了,将来和满丰一起,也有个照应,有兄弟互相扶持,好过单打独斗。”
肖松低头道:“三叔对我有这样大的期望,我真是惭愧汗颜。
我一定奋力读书,不求赶上翰弟,只求别丢了他和家里人的脸,我就心满意足了。”
肖三郎道:“你少听那些人的闲言碎语,你又是读书又是养家,已是比很多人都强了,要看开些,别自己为难自己,旁人的酸话,都要听进去,日子还过不过了!”
肖松听了,红着眼点头:“侄儿知道了,多谢三叔教诲。”
肖三郎又在酒楼里转了一圈,然后回白石街了。
摊上张麻子正在给客人切肉,肖三郎便没有惊动他,绕道从后门进去了。
因着这里是他们一家三口来府城的第一个家,两口便没有另置住宅,而是花钱把这院子买了下来,还有后墙连着一家的院子也买了,打通了做一处,原本那家的一个侧门,做了后门,日常进出,也不必从摊子经过,倒也便宜。
肖三郎一进门就瞧见自己媳妇在床上做衣服,脸上还带着喜气,看见几案上的信封,高兴道:
“满丰又来信了?”
小张氏不停手,语气里带着笑道:“刚到的,还热乎着,你就赶着回来了。”
肖三郎往榻上一坐,一边拆信一边问道:“说什么了?”
小张氏道:“说是要回来了,六七月就要动身。”
肖三郎拿信的手一顿,随即喜笑颜开,点头道:“也该回来了,早前就说过去两三年,爹娘都念叨好多回了,弄得我都不敢回去了,等他回来,一定叫他好好给几个老人磕个头。”
“就一个啊?”小张氏瞥了他一眼,嘴角讥笑道。
“一人一个。”肖三郎此刻也不心疼儿子了,十分大方道。
小张氏笑了,手里重新拿过丝线穿针,聊起了儿子的婚事:“这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吧。”
肖三郎扬扬手里的信纸,说道:“他信里也没说啊。”
“他是孩子,我们是父母,就是他再厉害,我们也不能全把事抛给他啊!”小张氏瞪了他一眼。
“你说的是。”
“我都想了好久了,就是不知道这事在哪里办。你说刘家在益阳,我们在宁川,要是去那边办,恐只有我们俩能去,亲戚们就不说了,家里四个老人,自打他定亲就盼着,要是孙子成亲他们不在,不定心里怎么难受。
可要是在宁川办,刘家官大家大,刘老爷恐怕也不能来,人家恐也不乐意啊!”
小张氏愁容满面,肖三郎却不以为意,笑道:
“你啊,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儿子今年回来是取具结进京赶考的,六月动身到家,再去京城,时间上差不多,自然就办不了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