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42年随教导营开赴南泥湾的。我们从绥德驻地出发,步行八天,到达旅部所在地金盆湾。到了驻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居住问题。我们自己动手,在山坡上打了几排窑洞,顺利解决了全营官兵住宿问题。当时我已升任教导营副营长。安排好驻地后,我们就接受了生产任务,参加1943年全旅开荒30万亩的生产活动。我们的任务是每人开荒30亩,年底实现耕一余一。那时没有开荒工具,我们就到山上的旧庙找来几口破钟,用土炉熔化,打成镐头,每人一把。教导营开荒的地点在金盆湾西面的小金沟,沟里长满了狼牙刺和蒿子,盘根错节,非常难挖。我们冒着刺骨的寒风,扛着镐头,开进小金沟。当时冰冻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化,地下树根也很多,有时一镐下去只留下一个白点,震得虎口发麻,但地一点也没刨动。碰上树根,半天也刨不下来,稍不注意就把镐头、镐把弄断。
一天下来,荒地没有开出多少,双手却都打满了水泡。就这样,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利用简单原始的工具,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开荒中,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加快进度,全营四个队开展了劳动竞赛。营部叫我具体负责评比,我从各队抽调一名副队长组成评比小组,每队、每排都设了检查员,天天检查个人的开荒数量和质量。开始时,评比标准不好掌握,如果仅按开荒数量作为标准,很难反映出实际工作量。因荒地条件不同,在狼牙刺地,一天一人只能开三分地,顶多开五分。而在蒿子地,一人一天能开一至三亩地。而且开荒的质量也不同,有的人认真,挖得很深、很细,速度肯定就慢。有的人马虎,为了求速度,挖一锄头盖一锄头,速度虽快,但质量不行。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统一认识,决定采用两条标准,一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计算具体数量,对不同的荒地制定不同的标准;二是以秋后打粮多少作为最后标准。两条标准相结合评出模范单位和个人,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开荒的质量,又促进了开荒的进度,按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开始开荒时,在蒿子地一天一人只能开几分地,还累得腰酸腿疼。后来我们找来当地农民作指导,渐渐掌握了开荒的技巧,身体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劳动,一般一天能开一亩多。我最多时一天开过一亩一分地。当时的劳动英雄一天能开三亩多地,比用一头牛开的地都多。开荒后,我们又及时种上粮食,秋天获得了大丰收。最后通过评比,三队被评为模范单位,他们121人开荒3650亩,收获粮食近10万斤,基本达到耕一余一。全营都圆满完成生产任务。
在新开垦的田地里,我们除了种谷子、玉米等粗粮外,营部炊事班的两名四川籍老战士李林、张全同志,还在山沟里开出了九亩水田,种上水稻。最初,对他们种水稻,营里意见不一致。有的领导担心开水田费时费工,水稻产量又低,影响开荒任务。加上当地无霜期短,没有人种过水稻,能不能种好,没有把握,所以最初不同意他们种稻米。后来我考虑不能单纯追求粮食产量,还要提高粮食质量。应该叫他们试一试,如果成功了大家可以吃上大米。至于开荒任务,其他人多干一点也能补上,少两个人问题不大。最后,我说服了营里其他领导,支持他们种水稻。秋天,他们收获了三千多斤水稻,部队过年过节也能吃上大米饭,特别是南方籍的战士们又吃上久违的大米饭,大家都非常高兴。
参加开荒没多久,营里叫我负责后勤管理。我就组织炊事班每天给地里开荒的战士送两次饭,还在营房周围开垦了几亩菜地,种上各种蔬菜。炊事班又养了几头猪,节假日杀猪为大家改善生活。我们还负责喂养营里的几匹骡马。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是农民的儿子,在家务过农,对土地有一种天生的感情,因此能够自觉自愿地投身到生产劳动中去。我们每天送饭、种菜、锄草、打虫,还要喂猪、放马、打草、起粪、垫圈。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紧张,但官兵一致,共同劳动,心情非常愉快,我个人从中也受到很大锻炼。当时,我种的西红柿一棵能结四十多个,长得非常好。这年中秋节,营里杀了自己养的猪,改善伙食,每人分配一斤半肉,一斤半黄米饭,还有豆腐、粉条、青菜,大家吃得可香了。那时的官兵大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能吃的时候,平时生活困难,劳动强度又大,难得改善一次生活。由于我们后勤工作搞得好,保证了营里生产、训练任务的完成,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我们进入南泥湾后,发现当地居民多数人都吃河沟里的水,一是不卫生,二是缺碘,很多人都患有大骨节病。营领导就同军医反复研究,通过观察化验,发现当地的地下水位并不深,完全可以打井,地下水符合卫生标准,可以饮用。于是,我们就通知各队,立即打井,每队至少要打三口井,大家土法上马,一齐动手,各队都打了井,吃上了干净的水,保证了全体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的战斗力。
这期间为了解决穿衣问题,上级还要求部队每人至少要捻三斤毛线,每人都分了一大堆羊毛。这对拿惯了枪和锄头的战士们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当时怪话很多,一些战士认为男同志打仗、种田没话说,但纺线是女人干的活,我们干不了。后来看到报纸上讲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都在纺线、织布,大家很受感动,才认真地捻起羊毛来。经过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硬是用我们这一双双粗大的手,把一堆堆羊毛变成了毛线,提前完成了任务。到冬天每人发了一套呢子衣服,大家穿上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做成的衣裳,心里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