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聊城,更深露重。
孙知府身着官袍,垂手等在康王府的书房外,已有两个多时辰。
但是说进去通报王爷的双喜公公,已经进去出来七八趟了,却一直没传出康王的消息。
他问了双喜几次,双喜都说王爷此时正在气头上,且还在等阎参军和宋把头的消息,所以还请孙知府再等等。
孙知府原本想去王府别院再探探消息的,可惜。。。。。。。双喜让他就在书房外等着,切莫乱走。
一会儿王爷可能还会有事儿问他。
于是,孙知府便只能等着。
也不知道为什么,秋日里居然还有野猫发情。
那一声声的猫叫,就像婴儿的啼哭声,听得人简直后背发凉。
已经在聊城做了十几年知府的孙瀚文,之前一直在想,自己要是没法再往前一步,至少他可以在这聊州知府的任上告老。
但,就现在这个情况来看的话,在聊州任上告老,居然可能成为孙知府最好的结局。
虽说刘同知干的这些事儿,孙知府多多少少是略知道一些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刘同知居然能被抓。。。。。不是,能明目张胆到这个份上。
抓了百姓充人头还则罢了,口吐芬芳的,姓刘的居然还敢通匪?!
当然,孙知府也知道,抓了平民来充土匪的名额,本也不是什么光鲜的事儿。
所以当初刘同知在跟他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他明面上也是略略反对了一下的。
所谓的略略反对,意思就是在刘同知要办这事儿的时候,孙知府只让他三思而后行。
然后就不管了。
如果不搞这种黑手,他们知府衙门能上哪儿抓那么多土匪去?!
朝廷说让他们每月起码要扫清两个土匪窝,抓获两百以上的土匪。
这是他们府衙能办得到的吗?!
他们衙门里头的捕快都是什么货色,孙知府也清楚的很。
多的是酒囊饭袋,裙带关系。
真正能干的,估摸着二十个人都不一定凑得齐。
平日里让他们抓几个毛贼都费劲,非让他们上山剿匪,那还不如直接砍了他们得了,也省得多死几匹马了。
底下那些县衙里头配的捕快,就更别提了。
还不如他们府衙里的呢。
以前聊城还有个卫所,孙知府跟指挥使协调协调,还能得到点卫所的助力。
可自从康王来了之后,都指挥使司就把聊城卫撤了。
聊州的卫所,现在就只在安山剩了一个。
安山离聊城不说十万八千里吧,但差也差不多。
聊州府北接齐州,南接南州,西接景州,东接。。。。。。。大海!
那安山就在聊州府的最东边。
虽说孙知府作为一府之首,对安山肯定也是有话语权的。
奈何安山卫的指挥使是兵部尚书家的女婿,自从这人上任安山卫后,安山基本就没有知府衙门啥事儿了。
整个安山,几乎都成了卫所的管辖区。
孙知府这人在朝中本也没什么根基,他自己也并不想跟人尚书女婿抢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