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红色的起点主要内容 > 第116章(第1页)

第116章(第1页)

由这么五个人组成的一支特殊的队伍,化装成贩卖香菇的小商人,艰难地在崎岖的山路上前进着。

当他们越过江西边界,进入福建省会昌县(今属江西)的汤屋,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派了一支快枪队护送。何叔衡为之一喜,诗兴大发,与瞿秋白一唱一和。

笑颜一闪即逝。形势紧张,沿途的地主武装已经注意到这支特殊的队伍。

他们不得不改为摸黑行进,白日休息。一个老人,一个病人,一个孕妇,在漆黑的山间小道上行走,异常艰辛。所幸何叔衡和瞿秋白意志坚强,并不畏惧酷劣的环境。

如此昼伏夜行,一夜连着一夜。

四月二十二日夜里,他们渡过了汀江。

四月二十三日凌晨(也有的说是二十四日),他们来到上杭县濯田区水口镇附近的小径村。

他们在这里休息、吃饭的时候,惊动了当地地主的&ldo;义勇军&rdo;。

&ldo;义勇军&rdo;急告驻守在水口镇的国民党保安第十四团二营营长李玉。

&ldo;紧急集合!&rdo;李玉下令。

&ldo;义勇军&rdo;队长范连升带路,李玉率领二营悄然包围了小径村。

发现了敌军,负责护送的快枪队开枪了。双方互射,战斗十分激烈。

一边抵挡,快枪队一边护送何叔衡等突围,逃往村南的大山上。

何叔衡毕竟上了年纪,又是秀才出身,况且连日劳累,怎敌得上保安团的士兵快疾的步子?

还未到大山上,何叔衡便给保安团追上了。

一阵乱枪砰砰射过之后,何叔衡受伤倒在一块水田旁边。

两个保安团士兵见何叔衡倒下去没有动静,以为他已死去,上前搜身。何叔衡身边带着组织上交给的港币、黄金,看到敌人来搜身,奋力反扑过去。砰!砰!保安团士兵连连开枪,何叔衡栽倒在地,从此再也没有起来……终年五十九岁。

瞿秋白和张亮躲在草塘里被俘。一九年六月十八日,在长汀城中山公园里,国民党的临时军事法庭宣读了由蒋介石签署的枪决命令之后,瞿秋白唱起了《国际歌》,走向一片葱茏的青草地,席地而坐。瞿秋白说了最后一句话:&ldo;此地很好!&rdo;无情的子弹,便夺去了他的生命。

殷殷鲜血,染红了茵茵嫩草。终年不过三十六岁!

唯一在战斗中突围的邓子恢,解放后曾成为国务院副总理……

第八部分:锤炼杨明斋死因终于大白

杨明斋最初作为俄共(布)党员,与维经斯基一起来华,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曾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明斋之死,曾是一个谜。

过去,杨明斋的卒年,被写成&ldo;一九三一年&rdo;,或者说是&ldo;一九三一年后&rdo;。

关于杨明斋之死的最为权威的说法,是《青运史资料与研究》第三辑所载《曹靖华同志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情况》一文,曹靖华回忆了周恩来跟他在一九五四年的一次谈话,内中谈及杨明斋:

&ldo;后来他(引者注:指杨明斋)生病,苏联送他到西伯利亚养病,那里条件比较好,但后来病死在伊尔库茨克。&rdo;

为了弄清杨明斋的身世,华东石油大学马列教研室教师余世诚做了许多调查工作。一九八八年九月,余世诚以个人名义写信给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请求帮助查找杨明斋的下落‐‐因为杨明斋死于苏联,苏共的档案中会有准确的记载。

戈尔巴乔夫认真地批转了余世诚的信。

不久,余世诚收到了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吉塔连科的来信,说他受苏共中央的委托,作如下答复:一九三○年一月,杨明斋未经党的领导许可,在走私者的帮助下越过中苏边界,直至这年秋天,他都在哈巴罗夫斯克扫盲站做中文教员。后来转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在《红星报》和无线电台工作。一九三一年,杨明斋被当作&ldo;叛逃者&rdo;流放到托阿斯克,当勤杂工。一九三四年八月,杨明斋流放期满,来到莫斯科,在一家出版社当投递员、誊写员、校对员。一九三八年二月,杨明斋被以捏造的罪名逮捕,同年五月被杀。

现在,根据苏共中央提出的建议,对所有非诉讼机关镇压的人都应该恢复名誉……

杨明斋的死因之谜,终于大白。这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如此悲惨地死于冤屈之案,几乎难以令人置信!

杨明斋在中国共产党&ldo;一大&rdo;之后,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ldo;二大&rdo;。

一九二五年十月,杨明斋带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被留在那里,负责中国留学生工作。

一九二七年夏,得知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处境维艰,他坚决要求回国,从事秘密工作。

回国之后,环境险恶,杨明斋不得不隐居在北平。他埋头于著述,写出了近二十万言的《中国社会改造原理》。这本书上册在一九二八年出版,下册在一九二九年出版。

这时,杨明斋和他的家人还保持着通信。

在一九三○年之后,杨明斋消息杳无。他的家人曾在北平报纸上登出寻人启事,也如泥牛入海,没有反馈。

此后,杨明斋的命运,如同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的公函所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