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风雨张居正十七 > 第102章(第1页)

第102章(第1页)

这事儿被冯保知道了,立即打小报告告诉了李太后。李太后一听大为震怒,想不到自己满怀期望培养的儿子竟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所以她立即请张居正进宫。

张居正一听也极为生气,他也想不到自己满腔心血培养出来的学生、培养出来的改革接班人竟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所以他赶快进宫。

一进宫,张居正就看到小万历正跪在李太后的面前,不住地流泪、磕头、认错,而冯保一脸得意地就站在旁边。

李太后看到张居正来了,拿出一本书,啪地扔在小万历的面前,让他翻到某一卷大声念。

张居正一看李太后扔出来的是《汉书》就知道事情不好。只见小万历翻到《汉书&iddot;霍光传》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念起来,当他念到汉代的昌邑王纨绔腐化,不配当皇帝,而执政大臣霍光在禀明太后的情况废除了他的皇位后,小万历知道大事不好了,母亲这意思是要仿照汉代的旧例,要请执政大臣张居正来做霍光,这是要废他的皇位。

小万历读到这儿念不下去了,张居正也赶快跪下为小万历求情,这错就是再严重,也不到废除帝位的地步啊!

后来在张居正的反复哀求下,李太后才算是原谅了小万历。

其实李太后怎么可能废了自己的儿子的帝位呢,他跟张居正这也就是演戏,给小万历一个教训。

可这种教训的方式对于小万历来说可太恐怖了,从此以后,他虽然不乱搞了,但却更消极了。他开始宠爱一个姓郑的十四岁女孩,这个女孩就是后来万历王朝中特别有名的郑贵妇。而从这时候起,郑贵妇就开始逐渐取代了母亲和张老师在小万历心中的情感地位。

从张居正的角度上讲,他虽然是帮小万历求情,但小万历这种类似于昏君的声色犬马的举动,也实在让张居正大出意料之外。他实在想不到他费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小万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张居正开始自我检讨,他替小万历就这事拟了一篇《罪己诏》,就是以小万历名义发表的检查书,在这篇检查里,张居正其实是为自己对小万历的教育做出了检查与反省。

可惜,他的反省并不是认为自己的家长式教育没能给小万历以自由的心灵成长空间,反而是认为自己的严格教育还是不够严格、不够细致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所以他痛定思痛,决定不再请求退休,决定要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在小万历的教育再下些功夫。

可惜,张居正并不知道,在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的那个他寄寓了全部期望的学生,他的那个他认为可以做为改革事业的接班人,已经彻底和他决裂了。他越要留下来看着小万历,小万历和他决裂的程度就越深;他越想把小万历扶上马最后还要送一程,小万历就越要摆脱他的束缚,甚至不骑他的马,不走他的路!

所以,我常想什么是悲剧呢?像张居正这样,因为善良,而最终却成就了难以预料的灾难,这就是悲剧啊!

在张居正误判去留之间之后,张居正本人和他呕心沥血打造的万历新政的悲剧终于不可避免地要到来了。

那么,属于张居正的这个时代,最后又会有怎样沉重的一声叹息呢?

请看下集:《人亡政息之叹》

第二十四讲人亡政息之叹

什么是悲剧?

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是文学中的悲剧。

而我以为,因为善良,成就了灾难,这才是生活中的悲剧。

张居正在去留之间,为自己考虑,为他的万历新政考虑,都应该功成身退了。

事实上,他本来也是这样打算的。可是小万历十八岁时荒唐的西城夜宴,却让张居正对自己这个最钟爱的学生、最期待的改革接班人实在放心不下了。

善良且强势的张居正终于做出一个错误的判断,他认为小万历还离不开自己,于是他留了下来。而这一留,也在事实上促成了他和他那位继承人之间的彻底的决裂。

事实上,在张居正留任的最后两年里,小万历与张老师的决裂完全是隐性的,并不是显性的。小万历反而不像前两年表现得那样逆反了,他的逆反情结逐渐被约拿情结所替代。终其一生来看,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执政的几十年里,他最大的执政特色除了贪婪与固执之外,就是不作为。他小的时候那么渴望有朝一日能摆脱张居正的阴影,自己施展拳脚,有所作为,可等到这一切到来了,他却什么也不做了。

这就是小万历的约拿情结。

病逝

在张居正去世前的两年里,小万历基本上形成了不作为的行政风格,这一点张居正忽视了,他只是以为小万历还需要自己的引导和教育。于是张居正一如既往,把事无巨细的国家担子全都自己接着扛起来。可他却越来越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他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这一病,甚至病入膏肓,直到送了性命。

有关张居正的病,也是明史上的一个谜团。

很多野史关于这一点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但《明史》等正史以及张居正自己的文集里有关病情的记载都很明确,那就是痔疮。

但我们知道,民间有句俗话说&ldo;十人九痔&rdo;,说明痔疮这种病很普遍,况且也不是什么要命的大病,怎么就送了张居正的性命了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