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倾国妖后不好惹大结局是什么 > 第十回 大刀阔斧2(第1页)

第十回 大刀阔斧2(第1页)

在前朝,曾经推行察举征辟制度,也就是由地方和中央的三公等官员负责了解、考核并征召一些人到朝廷当官。征召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秀才,一种是孝廉。秀才主要是对儒法经典比较了解,而孝廉则是孝顺父母。到了前朝中期,察举征辟等制度已经非常腐败,于是有出现歌谣:举孝廉,不知书,举秀才,父别居。

一些地方官宦子弟,为了出仕,用尽种种手段为自己谋取名声,秀才比较容易考察出真才实学,于是大多数人都是从孝廉出身,只要是对父母比较好,就可以出来当官,渐渐的,推荐出来的人,品质变得比较差。还有,一些真正有才学,但是门第低下没有办法得到官员的赏识,就只能默默无闻了。

到前朝后期,官场腐败,于是当朝皇帝曹元毅然下令“唯才是举”,开创了选官制度的一个辉煌时代。在曹元手上,不需要你有什么出身名望,只需要你有才华,就可以得到任用。于是,在曹元时代,人才是最多,也是品质最好的。

但是,曹元的唯才是举制度,也有许多的弊端,最大的弊端就是引起了很多世家大族的不满,原来朝廷大权都由他们把持,现在却有一些寒门士子出入其中,夺走他们的权力。并且,随着势力的强大和稳固,昔日的寒门,渐渐的变成了新的豪门,也衍生出了新的弊端。

曹元之后太子曹必即位,曹必的母家宣卞太后是当时最大的世家魏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希望废除曹元的唯才是举命令。由尚书陈钧提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其内容即在州郡置中正,择本地之贤而有识鉴者为之。

区别人物,定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上)。然后由吏部选用。

但九品中正之制,并非曹必一人突然决定施行,早在曹元当权时,太子师何献即向曹元建议:

自军兴以来,制度草创,用人未详其本,是以各引其类,时忘道德,……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闾,使长幼顺叙,无相踰越……又可修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在朝之臣,时受教与曹并选者,各任其责,上以观朝臣之节,下以塞竞争之源。”

曹元对以上建议,已经表示“称善”,只是未及推行。曹元死后死,曹必即位不过两三个月,即颁布了九品官人之法。

曹必推行九品中正制之目的与结果:第一,为了让世族官僚拥护他为帝,故推行了有利于世族的门荫仕进制度;第二,设中正官以品评人物,如选用后发现名实不符,尚可治以保举不实之罪,以避免选官好坏无人负责;第三,由吏部选用人才,即意味着减少公卿二千石辟用属员名额,有助于加强皇权;第四,从史料上看,九品官人之法推行后,旧有察举征辟等制度,并未因之废除。

不过,曹必的这项制度也存在严重的弊端,因为对官员品级的划分,使得豪门更加强势,逐渐演化成我朝的士族阶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形,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引进。

到我朝昭帝刘陵,门荫入仕的同时,每年举行大考,选前五十名,各司所用。

李自提出,取消门荫入仕,改为完全由科举制度征选人才,设立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每一年一次的大考,也定为两次,分春闱和秋闱。

听到李自的建议,我不由得在内心拍手叫好,不过只可惜,现阶段他这样做,恐怕很难以实行。

刘珩看样子是听进去了李自的意见,沉思良久。

这时李朴正开始着急起来,连说了三句不可,“皇上,我朝中众臣大多皆依靠祖上的福荫庇佑才有今天的境况,这么做,恐怕不妥!”

刘珩似没听到李朴正的话语一样,又接着问李自,“爱卿对于瓮川的流民事件怎么看?”

李自身子正了正,微微颔首,说道,“臣提议,建立府兵制!”

刘珩有些疑惑的问道,“何为府兵制?”

李自又接着说,“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百姓,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握住器和马匹自备,最重要的是兵农合一,因此臣建议,设立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保持军队训练强度,同时又最大限度不违农时。”

“此次瓮川流匪严重,可让我军提供粮草训练灾民,军民一心,流匪当不攻自破!”

“不可,粮草有限,若是误了军机,李自你该当何罪!”李朴正急的跳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