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三郎更利索,老太太爱吃什么,他心里明镜一样,压根儿不用开口,直接用公筷夹过去。
沈溪颇为有些无奈,好好一顿饭这怎么吃得下去?
她就想清静清静!
”行了,娘知道你们孝顺,都坐下吃饭,我想吃什么自己夹!“
沈溪说出来的话可没有往日的柔和,陆二郎兄弟缩头缩脑坐下不敢吱声了,今个儿饭桌上荤腥多,老太太觉得不舒服,苏氏很适合递过去一块湿帕子,“娘,家里刚才的菱角很新鲜,晚上给您煲汤喝。“
老太太嘴角就有了笑意。
”好,秋娘辛苦了。“
”不辛苦。“
福姐儿正跟满桌的美食大战,小嘴巴鼓鼓,抽不出嘴巴来说话,只乐咪咪看着祖母
相比起大口吃喝的一家人,彦哥儿的吃香就斯文多了,小娃娃最心水油光鲜亮、皮肉肥嫩的桂花鸭,木箸夹一块送入嘴中,皮肉薄嫩轻轻一吸,鸭肉的肥美便同桂花的糖渍甜汁在口中流淌,这般的好滋味,小娃娃忍不住来了句,“浇以桂浆,美不待言。”
宋氏吃的正美,忽然听小儿郎冒出句酸诗,那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边挠胳膊,一边呸彦哥儿,“小兔崽子好好吃饭呢,说什么鬼话,你老娘我疙瘩都惊出来了!”
沈溪惊讶道,“这诗句君彦儿你从哪看来的?”
彦哥儿小脸微红,羞涩抿嘴笑,“祖母莫笑话我,我是从隔壁老伯旧书摊上读来的,看了一眼便记住了。”
沈溪更惊讶,自家小食摊儿隔壁有位莫老伯,莫老伯家中只有老两口,无儿无女,老两口感情也很好,数十年相濡以沫过平凡日子。
莫老伯为了维持生计,在街上摆了个旧书摊儿,城中不少酸文人囊中无钱,书隐上来了时常到旧书摊儿上淘宝。
大晋朝文贵,一本新书最便宜的也要半两银子,城中家境清寒的读书人要么抄书要么买旧书,是以莫老伯的旧书摊儿生意不错。
彦哥儿爱看书,家中存书不多,陆老爹和陆二郎以前珍藏抄摘的书籍大部分都在逃难的时候,留在了陆家村。
那时候乱兵压境,一家人逃难保命尚且来不及,如今生活安稳,家中积蓄更甚,沈溪看彦哥儿聪敏好学,稳重懂事,不读书将来真是可惜了。
家中无书,小娃娃便跑到莫老伯旧书摊帮忙,莫老伯也很喜欢这个小帮手,作为回报每日把旧书摊儿上的旧书赊一本与彦哥儿。
那些书籍虽旧,有些书页还卷边起毛了,彦哥儿依然爱若珍宝,这回大郎送了一箱子书回家,可把小娃娃乐极了。
宋氏这个当娘的整日忙生活没注意到这些,沈溪见彦哥儿每次看到巷中小儿郎背着书箱去私塾时,那渴望的小眼神儿,心中酸软,晚上一家人吃完饭,宋氏刚捧着肚子歪在榻上,沈溪笑盈盈来同她商量送彦哥儿去私塾读书的事儿了。
宋氏听了,刚开始还撇嘴,“娘,我也不瞒您说,我自个儿生的崽子自己知道,君彦儿这小子随他爹,是喜欢看书,可那是酸看书没啥用!你瞅君彦儿他爹,读了二十来年的书,年年去考科举,到头来就是个酸秀才,连个举人都没考上,那一年年的银钱砸进去可不少,啥?君彦儿聪明将来说不定有出息?娘赚钱多难啊,君彦以后要是不成器,家里可咋办?“
老太太笑了笑,并不气馁,给宋氏画起了大饼,“孩子,话不能这么说,彦哥儿送去读书不只为考科举跟功名利禄,圣人云—读书可明智、修德、育人,咱们君彦儿这般聪敏,送去私塾定大有裨益,说不定将来还会高中文魁,给你挣个诰命夫人回来呢,到时候阿娘不光是地主家的老太太了,还是人人称颂的状元郎祖母呢!”
宋氏听的一愣一愣地,顺带幻想了下婆母说的那美好场景,一个没忍住就笑出了猪叫声。
沈溪眼看着儿媳妇拍板点头,这才满意笑眯眯,让儿媳妇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