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什么过两天再告诉你,现在快点挖笋!”
冬笋别看难挖,这正是吃笋的时候,个头可是个顶个的大。
没多大一会,三人的背篓就装满了。
宋圆圆和赵小翠都是孩子用的小背篓,赵小三是大人用的大背篓。
同样是满满一背篓,重量却不知相差了多少。
“小三,你少背些,小心长不高。”宋圆圆没忍住。
“没事的,习惯了,大的背篓一次可以多背点,不然一会没时间打猪草了。”赵小三笑嘻嘻地道。
宋圆圆沉默了,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小三已经比之前的她,要大方豁达多了,可是贫穷让她的背,永远挺不直。
赵小三家在赵家沟家境算是最差的。
她家里的地,早些年为了给她前面的两个姐姐,还有她父母看病,卖得只剩下一块水田。
最后,地没了,人一个没留下。
剩下的水田就两亩,祖孙俩一年到头就忙叨那两亩地,交完税,两亩地的收成基本都进了祖孙俩的肚子里。
就这,也只能保证两人不饿死,但凡有个变故,那是绝对扛不住的。
赵小三她奶也因为家里的变故,身体越发的不好,药就没断过。
只不过,药房的药是吃不起的,都是听来的偏方,自己在山上采的草药。
具体有没有用,那就只有赵小三她奶才知道了。
以前大家都觉得这老太太对赵小三过于苛待,一天到晚,非打即骂,家里里里外外的活,都是赵小三在操劳着。
上次赵小三丢了,从她的话里话外才明白,她奶对她,迁怒有之。
但更多的是,怕这个破身子拖不了几年,到时候留下这孩子一个人活不下去。
指望族人养活她,还不如她自己学会一身本事。
这段时间跟着村里赚了钱,老太太突然就想通了,还是得自己活着看着孙女才靠谱。
老太太一发狠,到了县城,找了大医馆看诊抓药,赚的钱没剩下多少。
这老太太确实越来越精神了,现在还养起了猪仔。
赵小三开心得不得了,知道她奶是怕花钱看病才拖着病一直没好,现在是村里能赚的钱,她都要赚。
她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了奶奶,这是她唯一的亲人了。
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
三人背了背篓刚到宋家,赵文威来了。
看他那扭扭捏捏的样,宋圆圆就知道他有事,安排赵小翠和赵小三先剥着笋,她跟赵文威走到了一边。
赵文威咬着下唇,两只手交替捏着,有些忐忑地问道,“圆圆姐,你昨天说的500文一个月招人的作坊,你看我行吗?”
宋圆圆有些吃惊,她没有想到第一个来问她招工的会是赵文威。
好好的,他干嘛突然要去作坊做工,难道家里遇到事了?
“当然不行了,你才十岁,作坊要收的是十五岁及以上的人。”
“就不能通融一下吗?我什么都可以干的,你别看我年纪小,我力气可大了!”
“之前不是说好,攒够钱明年念书的吗?你这段时间洗红果挖藕,卖糖葫芦,应该攒了不少了吧。”
“我不喜欢念书……”赵文威突然赌气似的来了一句。
回想起那个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开心温书,等来年去念书的赵文威,不想念书会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