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唐宁的一路劝,老两口总算答应明年少种一点。
不过他知道父母肯定坐不住,到时候还是会种的。
他们这两代人,都很勤劳努力。
所以才能在新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巨大的能量。
天色已经暗了,唐宁把东西摆好,便回家了。
在农村,一般父母都是和其中一个儿子生活在一起。
但是他们家不是这样,因为之前种种偏心,李晓兰不太接受和父母同住。
为此还哭闹过几回,乡亲们都知道。
至于唐宁就更不用说了,老两口接受不了他这样,只想眼不见心不烦。
老两口那点钱,就这么全折腾光了。
所以现在他们只想多种点田,多卖点钱,以后能自给自足。
至于老了以后动不了了,那只能另做打算,不过他们还是相信自己的儿子还是有孝心的。
唐武看着堆在墙角的玉米,一脸满足。
地里长出来的粮食,才是真正让他感到踏实。
又能让他们吃饱饭,又能卖出去赚点钱。
不过粮食的价格很低,他也没有抱太大希望。
走在路上的唐宁,却想得更多。
玉米这种粮食,除了饱腹外,卖也卖不了几个钱,最大的价值是做饲料。
可现在这里没有大型养殖场,而他现在也处于散养。
所以他要尽快打算,等赚到了钱,就开一家大型养殖场。
先养鸡,有固定的销量之后,再养价值高的鹌鹑蛋。
无论是养鸡还是养鹌鹑,现在都还没有人开始做。
所以他要抓紧时间,尽快把厂办起来。
因为时代原因,关于投机倒把,剥削工人这些问题他都有考虑到。
既然是家庭养殖,那必然都是请家里人干活,就不存在剥削。
而他卖的蛋,也和大家的价格一样,并不会哄抬物价之类。
家里有地方,方便办养鸡场。
田里有玉米,可以做饲料,节省很多开支。
他越想越激动,恨不得回去就和苏静婉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