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睿宗李旦上朝,颁布他亲手写的诏旨:
“传位于太子李隆基。”
李隆基昨天晚上也没闲着,搜肠刮肚想出各种理由拒绝继位,连夜写成奏章一千字,一上朝就递上去,极力表示推辞。
睿宗李旦看后表示:
“不许太子抗旨!”
太平公主后悔无及,无可奈何地对睿宗说:
“陛下,内禅虽已决定,您还得亲自过问大政,太子年小不懂事,恐怕他施政太不靠谱。”
睿宗李旦嘱咐太子李隆基说:
“你只需以天下为重,去处理朝政。
古代舜帝让位给了大禹,他还亲自巡察大禹的施政情况。
我虽然传位给你,不是一下子撒手不管,彻底丢下国事不再过问。
所有军国大事,我还会帮你看着,你不用忧虑。”
李隆基勉强应承下来。
过了几天,经术士推算的吉日良辰到来,太子李隆基即皇位,尊睿宗李旦为太上皇。历史上称李隆基为唐玄宗或者“唐明皇”。
太上皇李旦,仍自称为“朕”。他发的诏书改叫“诰”(帝王的命令)。
李旦每过五天,就临朝太极殿处理朝政一天,没有全退休。
皇帝李隆基自称为“予”(我),诏命叫“制敕”。每日处理朝政在武德殿。
(当年李渊让位李世民也是这样,太上皇李渊仍暂住在太极殿,李世民暂在武德殿理政)。
凡是三品以上官员任免,审核死刑犯这些大事儿,都奏报太上皇再过审,才决定执行。
其他的事由皇帝决定。李隆基颁制敕大赦,称为“玄宗先天元年”。
立皇妃王氏为皇后。李隆基的王皇后是同州下邽人,他父亲叫王仁皎。
王皇后是李隆基任临淄王时,聘为王妃的。
唐玄宗又授任王琚为中书侍部,时常和他商议国事,一段时间内,大事小情都找他拿主意。
王琚是河内人,年纪轻轻有才华谋略,精通天文天象。
从前李显女婿王同皎,器重王琚才能,他俩结为亲密朋友。
王同皎事败身亡,朝廷搜捕同党,王琚逃命逃到江都,找了个活干,给富商当账房先生(会计)。
富商从王琚言行举止判断他不是一般人,看好他这个人才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富商女儿嫁给王琚时,带去丰厚的陪嫁财产,王琚算是“财色双收”,一个逃犯过得很滋润地存活下来。
睿宗李旦继位后,王琚同妻子、岳父说明情况,岳父又给他一些钱,资助他们去长安觅前程,王琚和妻子来了长安。
李隆基这时为太子,领着人外出打猎,射猎追赶野兔,一上午又累又饿,一群人下马,让马去吃草,人都坐在树底下歇息。
李隆基这时看见王琚风度翩翩地走来。走近了,见王琚身穿儒生服装,雍容大气,气质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