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穿越四十年 海魂0817 > 第四十三章 孩子的事情由他们决定(第2页)

第四十三章 孩子的事情由他们决定(第2页)

几个人跟秦怀国夫妇又寒暄几句后,梁海涛就跟着秦怀国来到书房,把自己之前插队和工作的经历,以及毕业后的想法跟秦怀国做了深入的交流。

“从你的话语中可以感觉到,你们实实在在为坪乡的老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实这正是伟人当年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真实初衷。”

“爸,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太多了,深深感受到我们肩负着的历史使命。我和刘娜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回到怀宁市,继续我们曾经没有完成的工作。”

秦怀国沉思片刻问道:“嗯,我理解你们的心情,有具体的想法吗?”

“在插队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经济脱贫和精神脱贫两手一起抓。而要做到精神脱贫,就必须从教育入手,必须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

“我赞同你的想法,提高华夏人口综合素质,关键是提升农业人口的综合素质。”

“我在上大学之前,曾经有一项工作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完成,那就是想在坪乡生产队办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乡村学校。我想毕业后继续完成这项工作,但不仅仅是坪乡的乡村学校,我希望能拿一个县作为试点,在若干年内,建立一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乡村示范学校。”

“海涛,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但你想过没有,办学的资金从哪儿来?不要说一个县,现在就是一个市、一个省都拿不出这个钱。经历了十年,我们国家的底子很薄啊。”

“爸,我想过了,资金的问题我自己能想办法解决,不需要国家的一分钱,我早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我只要能得到省里、市里、县里的政策支持。”

“海涛,暂且不说政策支持,就拿一个县来说,要这么大面积的铺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啊?我想听听,你自己怎么解决?”秦怀国看着梁海涛。

“爸,资金的来源请您放心!这笔资金是我和刘娜这些年投资赚来的,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投资?”秦怀国不解的看着梁海涛。

接着,梁海涛把1976年和刘娜开始收集邮票的,以及华夏集邮总公司的提价,一五一十告诉了秦怀国。

”爸,从1976年到今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华夏的邮票已经跟国际市场接轨,从此以后,邮票不再只是邮资凭证,而已经作为了市场流通的一种特殊的有价商品。我们只是看准时机,抢先做好准备而已。“

秦怀国听完了之后大吃一惊,感叹一声说道:“没想到你们能提前把握这个机会,当时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意识?”

“爸,振兴乡村教育是我插队以来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包括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有一天乡村教育的实施。要想真正缩小伟人所说的三大差别,教育是关键。

我清楚咱们国家这些年的经济状况,所以我不得不考虑挖掘一切潜能和资源,利用资本运作的方法,解决办学的资金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等着向国家伸手要钱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办法。”

“你振宏爸爸和秀华妈妈知道你们的这笔钱吗?”

“不知道,连刘娜的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这事除了我跟刘娜之外,只有您知道。之所以我不想瞒着您,一是为了让您放心,资金的来源肯定没有问题。二是为了让您在必要的时候能帮我……”

“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海涛,我和你妈都会支持你们的。至于江宁省和怀宁市,你就放心吧!你姐姐已经把你的要求告诉我了。

如今,我们华夏还有许多贫困山区和农村,要实现华夏全民的富裕,实现华夏梦,正需要千千万万像你们一样的有知识有理想的青年去建设和改变。就像你所说的,教育扶贫才是百年大计。”

“爸,谢谢您!”

……

在秦家吃完午饭后,秦璐陪着六个人去杨小武家。

从秦家到杨家不远,同在一条大街上,步行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到了杨家,送上了坪乡农场的柑橘和茶叶,并给杨丛武夫妇拜了个晚年。

“小璐,你怎么也一起来了?你们又是怎么认识的?”杨丛武夫妇不解的问道。

只见秦璐站到梁海涛身边,搂着他的胳膊:“伯伯,伯母,你们看我跟海涛长得像吗?”

杨丛武夫妇疑惑的看了看梁海涛,又看了看秦璐:“你俩还真的像,尤其是鼻子和眼睛,这到底怎么回事?小璐,快告诉伯伯伯母。”

“伯伯,伯母,海涛是我的亲弟弟呀!”

“啊!海涛是你们秦家的儿子?”

“确确实实是,海涛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寄养在宁洲他的养父养母家里。”

“听说你妈妈当年确实生过一个儿子,后来医院里传说那孩子刚出生当天就夭折了,啊!难道是……”

“我说怎么每回见到海涛,感觉越看越像秦部长,不仅是长相,还有笑容和气质。”

“快告诉伯母,你们到底是怎么找到海涛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